葉萬安觀點:股市狂飆‧房價高漲‧財富分配惡化─經建老兵的叮嚀

2021-04-19 07:10

? 人氣

股市泡沫終於破滅

因應方案公布實施後,由於各部門的努力,超額儲蓄及出超占GDP的比例繼續下降,同時,中央銀行採取強烈緊縮措施後,貨幣供給額增加率,自因應方案於1989年3月公布時的增加30.3%,至6月驟降為個位數的7.4%,至同年12月增加率一直維持在7%上下。可是股價指數仍繼續狂飆,自1989年3月的7318點,至同年9月漲至1萬403點。一直到進入1990年貨幣供給額轉負成長後,股市才在1990年2月10日飊至1萬2495點頂峰後開始下降;在貨幣供給額一路維持負成長的壓力下,股價指數也一路狂瀉,至同年10月31日跌至2912點,在不到9個月間暴跌近萬點,股市泡沫終於破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10416-台灣股市泡沫的形成與破滅漢貨幣供給額(M1b)增加率的關係。(台灣銀行家提供)
台灣股市泡沫的形成與破滅漢貨幣供給額(M1b)增加率的關係。(台灣銀行家提供)

在股市泡沫破滅後,所有股票持有者均被套牢,慘不忍睹。不過央行隨即於同年8月1日降低存款準備率,繼之降低存放款利率,放寬緊縮措施,至1990年底股市即回升至4400點,1994年回升到6000多點,1997年再超過8000點,股市很快恢復正常運作。

經濟成長率自股市狂跌前的1989年成長8.7%,1990年股市泡沫破滅年降至5.5%,第二年及以後的1991及1992年即恢復8%以上的成長。

與日本股市泡沫破滅比較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與參事李榮謙,於2020年8月著文〈從傳統到現在──中央銀行的政策角色演變與發展〉,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機前,在央行界與學術界有所謂的「傑克森霍爾共識」,亦即貨幣政策應以物價穩定為目標,貨幣當局不應試圖對資產價格泡沫預先採因應措施,擔憂主動戳破資產價格泡沫會導致不可預期的後果,甚或引發金融不穩定。例如美國曾於1928至29年,以及日本於1989年均曾為抑制資產價格泡沫,而採緊縮貨幣政策,卻分別導致美國經濟陷入大蕭條,以及日本經濟陷入長期通縮。

就日本股市泡沫破滅而言,日本經濟進入1980年代與台灣一樣,出現總體經濟失衡,超額儲蓄與貿易出超不斷擴大,加以政府為刺激景氣,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日本銀行重貼現率,自1985年的5%,逐步降至2.5%,使貨幣供給額成2位數增加,助長股市及房地產價格狂飆。

尤其股價指數自1985年的1萬3113點,至1988年飆漲到3萬159點,當1989年5月股價指數超過3萬點時,日本政府才採取強烈的貨幣政策,而重貼現率自2.5%逐步提高到6%(是否發現2個月前台灣採取因應措施,日本跟著採取行動,不得而知),同時,日圓大幅升值,貿易出超減緩,使貨幣供給額增加率大幅下降,終至負成長,股價指數在狂飆至1989年12月9日頂峰的3萬8916點才回降,一路下瀉,至1991年6月底劇降至1萬5952點,暴跌2萬2964點,跌得很慘〔詳如圖2〕。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