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連結太平洋與海峽兩岸的「飛虎隊」

2021-04-14 05:40

? 人氣

在夏威夷珍珠港太平洋航空博物館展出,二次大戰抗日期間的飛虎隊戰機。(圖片由作者提供)

在夏威夷珍珠港太平洋航空博物館展出,二次大戰抗日期間的飛虎隊戰機。(圖片由作者提供)

在當今美「中」新冷戰尚未退卻的局勢下,共同研究「飛虎隊」的歷史或許能為太平洋還有臺海兩岸的關係帶來緩和。回顧80年前的這段歷史,國軍、美軍還有共軍都曾經為了打擊軍國主義奮鬥。「飛虎隊」不只能化解美國、中國大陸與臺灣三方的對立,還能讓中華民國政府重新奪回對美還有對陸關係的歷史話語權,應該得到國人不分黨派的肯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年是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也就是「飛虎隊」成立80周年,無論是美國在臺協會還是國防部都將舉辦慶祝活動,可見美臺雙方都相當重視這段歷史。因為當今美臺的安全合作關係,都可以追溯到1941年8日1日這個80年前志願隊成立的日子,此為羅斯福總統、蔣中正委員長還有陳納德將軍三人共同的功勞。

「飛虎隊」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前六個月,也就是日軍在東南亞戰場上一路勢如破竹的時候不斷取得空戰勝利,激勵了盟軍的抗戰士氣。美國參戰後,不再需要在中華民國空軍編制內維持一個由美國人組成的志願隊白手套,於是「飛虎隊」在1942年7月4日編入美國陸軍航空軍,成為駐印度第10航空軍編制下的駐華航空特遣隊(China Air Task Force)。

後來陳納德將軍得到羅斯福總統與蔣中正委員長的共同支持,脫離第10航空軍的編制,成立獨立的第14航空軍,專門負責中國戰場上空的對日作戰。他將赴美留學的中華民國青年飛行員組織起來,與第14航空軍的美國飛行員共同組織中美空軍混合團(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為中華民國空軍的戰後重建打下基礎。

華府國家航空航太博物館一隅,展出陳納德與飛虎隊成員合照。(楊泓霖攝)
華府國家航空航太博物館一隅,展出陳納德與飛虎隊成員合照。(楊泓霖攝)

從志願隊到第14航空軍,這一切都是在國民政府領導下,代表中華民國與美國合作完成的豐功偉業。抗戰時的中共尚無空軍,無法參與中美兩國的對日空戰,更別提領導雙方的軍事合作了。「飛虎隊」的事蹟,恰恰證明了對日抗戰為蔣中正委員長所領導,希望對岸能夠正視並盡早還原這個歷史真相。當然這並不表示,中共在這段歷史中完全缺席。

除了美國飛行員參加對日作戰,協助中華民國奪回戰場制空權外,中國軍民對落難美國飛行員的救助也為這段歷史增添了更多感人色彩。根據美國空軍飛官Dan Jackson的研究,二戰時總共有1,750名盟軍飛行員在中國戰場執行任務時被回報失蹤,其中有549人事後被證明死亡,還有385人直到今天都還處於失蹤狀態。

換言之,有高達50%的盟軍飛行員在飛機墜毀的第一時間就已經死亡。剩下816名沒有當場摔死的飛行員中,後來被日軍捕獲成為戰俘的僅有81人。換言之,有735人在中國軍民幫助下平安回到基地。只要沒有當場摔死,美國飛行員在中國戰場的獲救率高達90%。盟國飛行員同一時期的歐洲戰場獲救率,只有2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