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戰略清晰」之日,就是統一之日

2021-04-18 06:10

? 人氣

美國務院宣布最新的台美交往準則,台美官員將得以至對方官署進行互訪活動。(合成圖)

美國務院宣布最新的台美交往準則,台美官員將得以至對方官署進行互訪活動。(合成圖)

葛來儀認為美國轉向「戰略清晰」形同將北京逼到牆角,反而促使中國大陸「做出入侵的決定」。美國時間4月9日,美國務院宣布最新的台美交往準則,台美官員將得以至對方官署進行互訪活動。若以單一事件看待此事,只會得出「川規拜隨」,反中基調不變,這種於簡化的結論。如果我們想知道拜登朝代的中美對抗形勢,就不能這麼簡化看待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重點在於美國是否能執行「全政府策略」(all-of-government),以及是否能在台海問題上轉為「戰略清晰」,落實以法律形式協防台灣。

「全政府策略」並沒有一致的定義,簡單說,就是全國動員幹大事,包含政府各部門步調一致,軍民合作,共同朝向某個目標前進。

早在川普政府時期,美國就喊出口號要以「全政府策略」應對中國挑戰,2020年5月,白宮發布「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方針」,重要涉外高層一致表明對華戰略正進入全面動員實施階段。但有嗎?

如果是「川規拜隨」,表示「全政府策略」基調不變,問題是,盟友並沒有看到足以稱之為「全政府策略」的具體行動,因為對盟友而言,美國的「全政府策略」應該意味著對自己的「全面性友好」,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美國對盟友仍採取「該友好的地方友好,該算帳的地方算帳」。

不同美國部門的臉色是完全不同的,台灣就是明顯的例子。

在美國務院的笑臉背後,是美貿易代表署的撲克臉,在反萊豬公投的問題上,透過駐美代表蕭美琴,經濟部長王美花等人,不斷施壓台灣解除限制。在「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對待朋友的立場上,確然是「川規拜隨」,但這也反映出美國並沒有真正實施「全政府策略」,不同部門並未協調出對待盟友的一致性步調。

換言之,「高官可交流,人民吃萊豬」成為台美關係裡非常突兀的現象,若不是當前執政黨

純屬「倒貼美國黨」,也不會有這種高度反差與反萊豬公投。

各行其是的現象,不只出現在美國的貿易部門與外交部門,也出現在軍事部門與外交部門,印度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4月7日,美第七艦隊驅逐艦,在未知會印度的狀況下進入印度專屬經濟海域,印外交部公開質疑美方未遵守「聯合國海洋公約」。

事實上,美國一直拒絕加入「聯合國海洋公約」,這次第七艦隊甚至強悍反擊,表明印度需事先知會的主張「不符合國際法」。更強悍地表示,這次的自由航行任務就是「挑戰印度對海洋國度的主張」,以維護國際法承認的海洋權利。

為了圍堵中國,坐實「亞太北約」,美國近年對印度的拉攏不遺餘力,但軍事部門顯然不想與外交部門一起陪笑臉,因為印度軍備有大量的「俄羅斯製」,還購買了俄羅斯的先進防禦系統。由於美國有「以制裁法反擊美國敵人法案」,又由於拜登將俄羅斯視為「敵人」,因此美印之間也存在重大矛盾。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