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璋觀點:淞滬戰爭奠定了蔣介石的領袖地位

2021-04-18 07:00

? 人氣

許多人認為九一八是蔣介石不可饒恕的罪惡(不抵抗)。(圖/維基百科)

許多人認為九一八是蔣介石不可饒恕的罪惡(不抵抗)。(圖/維基百科)

蔣介石三月九日日記:

批閱電俞濟時告以,庚酉電所稱頃閱本月三日上海新聞報報載,據大美晚報消息,據十九路軍駐滬人員聲稱此次全線撤退,係因瀏河第八十八師部隊先行撤退云云,職師向未奉令分防瀏河與事實不符,顯係別有作用,深恐淆惑觀聽,僅以電聞等語已悉,此次撤退實因兵器力量懸殊,傷亡過重而先被擊破之地區,係小傷廟夏家蕩間,業經蔣總指揮東電報明報載云云,不須計較事實證明何畏浮議,目前宜急調查損失與傷亡確數。

明明是指揮官指揮不當,八十八師含冤受謗,蔣以大局為重,反而替蔣光鼐說話,謂「此次撤退實因兵器力量懸殊,傷亡過重」,並勸俞濟時「不須計較事實証明何畏浮議」蔣氣度之恢宏有如此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淞滬戰役後蔣之行事作風漸為世人瞭解,許多一流的人才被納入南京政府。也有許多高級知識份子開始支持蔣介石,胡適是一個有代表性的人物。

胡適在《獨立評論》163號(1935年8月11日)有篇文章〈政制改革的大路〉謂:

蔣介石先生在今日確有做一國領袖的資格,這並不是因為「他最有實力」,最有實力的人往往未必能做一國的領袖。他的資格正是錢先生說的「他最近幾年來所得到的進步」。他長進了;氣度更闊大了,態度變和平了。他的見解也許有錯誤,他的措施也許有很多不能滿意的,但大家漸漸承認他不是自私的,也不是為一黨一派人謀利益的。在這幾年中,全國人心目中漸漸感覺到他一個人總是在那裡埋頭苦幹,挺起肩膀來挑擔子,不辭勞苦,不避怨謗,並且「能相當的容納異己者的要求,尊重異己者的看法」。在這個沒有領袖人才教育的國家裡,這樣一個能跟著經驗長進的人物,當然要逐漸得著國人的承認。……所以蔣先生之成為全國公認的領袖,是個事實的問題,因為全國沒有一個別人能和他競爭這個領袖的地位。

一月二十五日,蔣得密報馮玉祥糾合舊部宋哲元、龐炳勛、孫連仲等部開赴豫、皖,並派人在京滬活動。一月二十五日日記:

公閱畢嘆曰:「強寇壓境,國勢危殆,而軍閥預謀死灰復燃,將士又多飢疲衰頓,余無名位亦何忍坐視,是公之心痛苦極矣」。下午出席中央常會,接孫科辭職三電,公退而又嘆曰:「軍中絕食,哲生辭職,到會之人默坐無策,且此等皆有大罪於黨國,為余所打倒者,而今乃同集一堂,目見播惡,余心之痛,有誰知哉」。

蔣在一月二十五日面對一批曾經被他打倒,幾個月前又聯合反對他的政敵,雖然心痛,但卻能大公無私地帶領大家渡過一次民族災難,其不避怨謗氣量之大,正如胡適對蔣的觀察,「蔣先生已經是『全國公認的領袖』」。

九一八到底誰抗日,誰不抗日?

許多人提到九一八,並且認為九一八是蔣介石不可饒恕的罪惡(不抵抗)。看到這樣的說法我非常驚訝,因為歷史的真相是蔣介石從來沒有下令張學良不抵抗,不抵抗是張學良自己的決定,張學良對九一八東北淪陷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張學良也多次在公開場合,甚至在蔣介石死後,唐德剛、郭冠英的口述歷史、哥倫比亞大學的口述歷史也多次強調不抵抗是自己的做的決定,與蔣介石無關。

事實上當時中國軍事力量不堪一戰,軍、政、學界領袖許多人主和,主和是拖延開戰時間的意思,拖延的方法有寄望友邦調停者,有寄望國聯干涉者。一九三一年九月初顧維鈞感覺東北情況詭異,求見張學良並提出警告,張學良「似不以為意」。事實上九一八以前全世界沒有人相信日本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出兵占領整個東北。張學良以過去的經驗以為日本人騷擾性的軍事行動以後,透過談判占點便宜便會退兵,中央當然也沒有料到日本人居然敢占領整個東北。所以東北不抵抗淪陷是事先大家都誤判情勢,張學良當時是陸海軍副司令兼東北邊防軍司令,應首先發覺日本軍事行動異於往常,應該收回前令,下令就地抵抗,張學良在發現日軍企圖以後還不抵抗實在有虧職守。

但是由於中日軍力懸殊,由於中央對和、戰尚在猶豫,再加上我方情報不夠精確,所以中央並未責怪張學良,在全國責罵聲中蔣力挺張學良,謂東北淪落不是張學良一個人的責任,依然重用張學良,東北淪陷後,東北有三十萬義勇軍,中央再三要求張支援東北義勇軍,張學良毫無作為。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淞滬戰役,中央要求張學良反攻東北與東北義勇軍裡應外合減輕上海戰場壓力,張學良不動如山並以「鞏固後方,推進前方,保護地方,擁護中央」四句不著邊際的話以為應付,上海會戰不到十天偽滿州國成立,都長春。

淞滬之役十九路軍、第五軍與日軍血戰三十日,日軍先後增兵三師團及一個旅團之眾,最後在國際調停之下,日軍撤軍,日本皇軍不敗之神話由此破滅。

滿州國成立,日本將熱河納入滿州國版圖,企圖進軍熱河,中央以熱河為東北三十萬義勇軍之補及要徑,要求張學良務必防守熱河,熱河省主席為張作霖之把兄弟湯玉麟,湯是鴉片煙鬼,貪生怕死之輩,蔣介石要求張學良奪湯兵權,張學良把蔣介石電報拿給湯玉麟的兒子看,中央及張學良都不敢直接逼湯玉麟抗日,怕湯降日也,蔣介石派張群北上見張學良,勸張學良接受中央協助防守熱河,張學良與之敷衍,張群電蔣介石報告張學良並無防守熱河之決心。八月九日蔣介石日記中云「近日東北攻擊牛莊,截斷南滿鐵路之運輸,而日軍海陸並進,尚不能抵抗,當時日冦手足無措之時,正當學良收復熱河,策應義勇軍之最佳機會,亦所謂表明心跡,為國民也,復懼他人狂言哉!而張學良乃猶豫依違,不敢前進,是誠不足與共事。」

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日軍進攻熱河,湯玉麟佯稱赴前線督戰,暗中集結車輛滿載鴉片棄職潛逃,日軍以壹佰二十餘名騎兵輕取承德。承德陷落,蔣介石致電張學良「承德雖陷,倭冦無幾,如果誠意報國,則挽回頹勢,並不為難,此時唯一戰略以宋部(宋哲元)萬福麟部全力出冷口,襲取凌源、平泉,以古北口各部反攻承德,則必得策,否則時機一失稍縱即逝.不惟世界之大無吾人容身立足之地,且為千秋萬世後民族之罪人也」蔣介石到石家莊,得知北方將領聯名要求張學良辭職,後蔣親赴保定晤張學良,勸張學良辭職,蔣派張為特使出國考察。

張學良丟掉東北情有可原,蔣介石也從未責怪張學良,但是張學良後來的表現,不反攻東北策應義勇軍減輕淞滬戰場的壓力,不撤換湯玉麟,不防守熱河,熱河淪陷占領熱河日軍並不多卻不敢反攻熱河等等作為看來張學良那裡配稱「英雄」。

至於張學良替蔣介石背黑鍋更是無稽之談。查命令張學良不抵抗的證據是蔣介石發給張學良的「銑電」,而「銑電」是偽造的,李敖在台灣出版的「張學良研究續集」首先提到「銑電」是一九三一年八月十六日蔣介石發張學良的電報內容有「………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在東北如何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於不顧」,「銑電」經過多人傳抄把日期改到九月十六或十月十二日。

研究歷史的難題之一是判斷資料真假,而官方電報真假最易判斷,蓋一重要電報都經過擬稿、譯電、電報有日期甚至幾點鐘發出、電報又有代號、收電一方時辰、電文內容與發電一方須完全一致,一張電報作假要牽動一年電報,官方電報作假幾乎不可能。

實際上九一八事變丟掉東北,隔年又丟掉熱河,張學良在全國人民咒罵聲中下台,蔣介石仍然曲予維護,派張學良公費出國考察,一年後回國又膺重任,實際上是蔣介石在替張學良背黑鍋,歷史之化顛倒黑白莫此為甚。

張學良有大功於共產黨,張學良被共產黨捧為民族英雄,那是政治上的恩怨情仇,但不是歷史,歷史是追求事實的,而事實也許是醜陋的。

註:本文敘述根據可靠史料,讀者如有興趣追求此段歷史真相,可參閱劉維開「蔣中正東北經驗與九一八應變作為,兼論銑電及蔣張會面說」,北京社科院出版社2004以及北大楊天石教授張學良,中國社科院近史所研究員曾景忠教授著作。

*作者為歷史學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