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北京負面解讀?外貿協會想裁駐中4聯絡點 陳明通跳腳後急喊卡

2021-04-13 09:10

? 人氣

美中關係與兩岸情勢震盪盤整,貿協在中國的據點具有高度敏感性,裁撤貿協在對岸的任一據點勢必引發北京的負面解讀。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資料照,美聯社)

美中關係與兩岸情勢震盪盤整,貿協在中國的據點具有高度敏感性,裁撤貿協在對岸的任一據點勢必引發北京的負面解讀。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資料照,美聯社)

今年2月上旬,即將卸下陸委會主委、轉調國安局長的陳明通,遇到一件心煩不已的事。由於經濟部要求外貿協會(貿協)要在非洲和印度設點,而受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衝擊的貿協考慮資源重分配,研擬要裁撤中國南京、武漢、廈門、南寧4個聯絡點,陳明通獲悉此事後急到跳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政府官員說法,這並不是「裁撤」聯絡點,而是「併入」代表處。但不管是裁撤或併入,在北京眼中都會視為意圖在兩岸「脫鉤」(de-coupling)的不友善舉動;尤其美中外交戰方興未艾,去年美國要求關閉中國駐休士頓總領事館,中國也以牙還牙要求關閉美國駐成都領事館,加上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台後的美中關係和兩岸關係處於震盪期。

美國總統拜登3月31日在賓州匹茲堡發表演講,公佈了總支出達2兆美元的「美國就業計劃」(American Jobs Plan)。(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見圖)上台後的美中關係和兩岸關係處於震盪期。(資料照,美聯社)

外貿協會在中國共有10個據點,有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大連、青島6個代表處,以及南京、武漢、廈門、南寧4個聯絡點。2012年底貿協以「台灣貿易中心」之名在上海設立代表處,這是台灣在中國設立第一家具官方背景的經貿機構,時任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還專程飛赴上海為代表處揭牌;北京代表處也在同年底成立。在馬英九執政時期,王志剛掌政下的貿協,中國業務飛快成長。

「2016蔡政府上台,台灣名品展停擺」

貿協在中國這10個城市據點,是台灣企業拓展中國商機的重要窗口,尤其每年在中國各地舉辦「台灣周」,貿協可以搭設「台灣名品展」的獨立攤位,把台灣農特產品和小吃推銷到各大城市,貿協可協助台商打開知名度、找到中國的代理商、尋找潛在商機,成了台灣中小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重要平台。

不過,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轉為秋風蕭瑟,「台灣名品展」也隨之停擺;跟著新南向的指揮棒,貿協轉而投入新南向國家的市場經營,在當地舉辦「台灣形象展」,取代往年在中國各城舉辦的「台灣名品展」。貿協雖然沒有裁撤中國據點,但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派駐人員,有的從3人變成2人,有的從2人變成只剩1人,據點沒有撤但有裁員。

「疫情前貿協每年可上繳經濟部8000萬到1.2億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台北書展等各大展覽延期甚至取消,世貿中心、南港展覽館皆門可羅雀,貿協業務開展和辦展收入都受到巨大影響,業績一厥不振。2019年沒有疫情前,貿協每年還可上繳經濟部新台幣8000萬到1億2000萬元;但在2020年受到疫情的衝擊後,貿協的業績跌落谷底。

20200730-南港展覽館一館外觀一景。(盧逸峰攝)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南港展覽館門可羅雀。(資料照,盧逸峰攝)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曾信誓旦旦要拓展中國二三線和內陸城市的內需市場,但貿協都進不了對岸舉辦名品展。讓貿協有些難堪的是,根據2020年的經貿數字,儘管貿協沒有在中國與香港辦名品展,中國與香港占台灣外貿比重仍高達43.9%;似乎不必貿協居中搭建兩岸平台,遊走兩岸三地的台商也自有生存之道。

據了解,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年初根據新南向政策,指示貿協擴展非洲、印度據點,但貿協要自籌經費。黃志芳苦於貿協業績跌跌不休,但又要聽從經濟部的指示,於是研擬裁撤在中國的4個聯絡點,併入6個代表處。經貿部門出於經濟邏輯的考量,就與陸委會的兩岸政治邏輯扞格不入。

「黃志芳與陳明通溝通告知貿協處境兩難」

當陳明通獲悉經濟部和貿協的規畫時,發現「茲事體大」。1是涉及兩岸事務,經濟部和貿協竟沒有與陸委會商議;2是貿協一旦裁撤據點,會被北京解讀為不友善,若要再恢復駐點恐怕很難;3是台灣的外貿協會的對口是中國商務部的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貿促會),這是具有兩岸官方背景的經貿組織,一旦裁撤具有政治象徵意涵。

時間剛好在農曆年前,陳明通準備要離開陸委會、赴國安局之前,為此事折騰好一陣子。黃志芳為此還與陳明通溝通,告知貿協當下處境的兩難。陳明通明確告知,此事必須提報總統府國安高層會議討論決定。但隨後陸委會新主委由邱太三接任,此事也就懸而未決。

「陳以信捅出貿協撤點議題」

事隔1個多月後,直到國民黨立委陳以信3月31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質詢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時,把這整件事給桶了出來,貿協撤點議題浮上檯面。

20210324-國民黨立委陳以信24日於外交國防委員會,針對「外媒指台灣涉入德國政壇醜聞?」議題質詢。(顏麟宇攝)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見圖)質詢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時,讓貿協撤點議題浮上檯面。(資料照,顏麟宇攝)

陳以信指出,貿協在中國10個據點去年貢獻貿易總額2162億美元(約新台幣6兆1650億元),平均每個據點貢獻216億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6165億元),而貿易順差866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兆4708億元);在新南向13個據點去年貢獻貿易總額1083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882億元),平均每個據點貢獻83億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375億元),而貿易順差138億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952億2600萬元)。陳以信質疑「大陸據點做得那麼好,這幾年新南向政策相關經費也都沒減少,為何要減少大陸拓展的人員、經費,挪到新南向國家?」

20210411-SMG0034-E01-貿協在中國與新南向市場經營成果
 

陳正祺則回應,外貿協會內部在盤點,經濟部還沒收到相關報告。陳以信追問「要等貿協決定再跟經濟部講?經濟部都沒立場嗎?」陳正祺表示,目前貿協內部正在盤點,此事牽涉到外貿協會的資源分配,經濟部還沒收到貿協具體報告,經濟部持開放態度。

陳以信認為,政府要拓展新南向市場是好事,他並不反對,但中國據點貿易表現優異反而要被裁撤,實在沒必要,要求經濟部儘速了解對外說明。會後,陳以信向陳明通詢問,陳明通表示「貿協盤整,陸委會尊重」。

貿協:目前僅將廈門聯絡點改為聯絡員,其他9處不動

據《聯合報》5日刊出〈傳貿協擬裁大陸4據點,陸委會不滿〉報導指出,「經濟部與外貿協會有意裁併大陸派駐機構與人員,因事先未通報並徵詢陸委會意見,引發陸委會強烈不滿,甚至因此拒絕出席相關會議」。對此,陸委會與經濟部皆澄清溝通順暢,並指「引發陸委會強烈不滿及拒絕出席相關會議」,並非事實。

經濟部表示,外貿協會配合政府政策,基於國家整體資源運用,以及駐外單位整體布局等考量,進行海外據點調整;有關貿協擬調整中國大陸聯絡點案,「目前尚在整體評估中,尚未定案」。貿協方面表示,目前僅將廈門聯絡點改為聯絡員,其他3處聯絡點如常,另外6個代表處則不會有任何異動,更無裁撤的問題。

根據經濟部12日函覆陳以信國會辦公室的內容指出,中國大陸市場與台灣地緣位置相近,語言與文化相同,台商多年耕耘後對其熟悉度較高;相較之下,台灣中小企業對於近年來逐漸崛起的新南向國家的語言、文化掌握度不高,亦對情勢發展較不熟悉,尤需貿協設置海外據點,提供在地服務與市場拓展機會。

經濟部在函文指出,近年來,經濟部國貿局已補助公協會組團赴陸參展拓銷多年,已培養並累積其自行參展行銷能量,需要貿協駐外人員協助之業務已逐年減少;同時,貿協在南京、南寧、武漢等聯絡點已建立完善的經銷商、代理商管道,致其業務量及洽邀買主數趨緩。

經濟部函文中透露外貿協會準備在越南河內設辦事處,協助台商進軍北越的高科技園區。文中表示,由於北越地區被越南政府定位為高科技園區發展地,經徵詢業者意見後,貿協已評估籌設越南河內辦事處,共同協助台商前往布局,與在中國大陸的據點調整沒有直接關係。

邱太三接掌陸委會後身段放軟,期待「春暖花開」並希望與北京復談,但在當前美中關係與兩岸情勢震盪盤整,貿協在中國的據點具有高度敏感性,台灣尚未取得北京諒解時,就冒然裁撤貿協在對岸的任一據點,勢必引發北京的負面解讀,尤其民共互信如此脆弱下,未來貿協若想重新恢復設點,勢必也會難如登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庭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