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伯芬觀點:玉山計畫v.s.長江計畫 超級比一比

2017-11-17 07:00

? 人氣

長江計畫是由李嘉誠基金會發起,中國政府隨之加入,是一種由公私夥伴共同推動的人才養成計畫。(取自李嘉誠基金會官網)

長江計畫是由李嘉誠基金會發起,中國政府隨之加入,是一種由公私夥伴共同推動的人才養成計畫。(取自李嘉誠基金會官網)

九月初赴大陸東北訪問,碰到了中國兩位年輕的長江學者,看來不過四十歲的壯年之姿,和過去德高望重的高齡教授印象頗為不同,才知早在1998年8月,就由中國教育部和李嘉誠基金會實施「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延攬海內外中青年學界精英,落實科教興國戰略。長江人才網羅範圍不限中國,2001年臺大機械系范光照為第一位臺灣出身的長江特聘學者,2007年臺大化工程系李篤中(2007-2009)入選,2017年又有交通大學電子學院郭浩中入選長江學者之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臺灣政府過去對於延攬海外人才不遺餘力,1978年臺灣科技之父李國鼎先生召集國內400位科技菁英,共同擘畫未來科技產業的發展藍圖,會後訂定「科學技術發展方案」,結合科學園區的發展。1978-1983年的人才回流潮對於臺灣科技產業發展功不可沒。但是到了1990年之後,政府對於延攬人才的主導地位改為輔導,轉而由市場機制主導。小英政府在2017年再提玉山學者計畫,究竟與中國長江學者計畫有何差異?為何引發臺灣學界五百人聯署的反對聲浪?

三位獲得長江學者的台灣教授,范光照(左,台大機械系電子報)、李篤中(右上,海峽兩岸大學論壇)、郭浩中(右下,中國半導體照明網)。
三位獲得長江學者的台灣教授,范光照(左,台大機械系電子報)、李篤中(右上,海峽兩岸大學論壇)、郭浩中(右下,中國半導體照明網)。

推動者以及目的

習近平強調高等教育要為人民服務,宣示要讓中國成為高教第一大國,以學科帶頭人加創新團隊的人才成為開創中國科研發展的組織模式。長江計畫對於特聘教授及其團隊的學域要求須與國家科學研究規劃相結合,特別是要「與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和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建設相結合,與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建設相結合」,以達到「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同頻共振、同向同行的目標」。

臺灣的玉山計畫是由前行政院長林全七月的指示,要求教育部研議為教授加薪,教育部即在八月匆促提出玉山計畫,目的是在「強化延攬及留任國內外頂尖人才」,但並未限定學門,也不限研究表現,主要目的是在提昇教授薪資。

從推動主體來看,長江計畫是由李嘉誠基金會發起,中國政府隨之加入,是一種由公私夥伴共同推動的人才養成計畫,而玉山計畫仍由政府主導推動,難以建立人才與產業的連結,而且未設定與國家社會發展的重大目標關聯性,而是由各校提出人選,導致不同學校、不同學門各憑本事來競奪資源,可能造成學術界「二桃殺三士」的內在矛盾

補助對象

長江學者可以分為成就獎以及計畫獎勵兩類。成就獎的要件為「科學道德高尚,年齡在50歲以下」,2016年的獎金一舉提高到100萬人民幣。長江學者計畫獎勵以三年為一期,自然科學類要求45歲以下,人文社會科學50歲以下,特聘教授每年另發10萬人民幣崗位津貼,講座教授月發1.5萬人民幣崗位津貼。除了積極拔擢新人之外,規定特聘教授在聘期內一般不得擔任高等學校實質性領導職務,避免成為領導加薪的管道。

玉山計畫,編列6億進行國內外攬才,編列20億實施彈性薪資、6億為公立大學教授集體加薪百分之十。玉山學者以三年為一期,最高可以支領年薪650萬元,補助對象涵蓋教學、研究領域,未針對特定學門,也不一定獨厚資深學者,但教育部、科技部、中研院各自為政,卻未對各類國家級獎助的排除條款,可能造成獎項重覆領取;而對於公立大學教授一律加薪百分之十的作法,更違背擇優獎勵原則。

早在2011年審計部即發現各大學彈性支付的薪資並非實際用以延攬海內外優秀研究人才,反而是為現職教師變相加薪。2016年監察院陳小紅委員的調查報告更指出攬才比例不足,95.3%皆用以留才,變相為教授加薪以及主管加給,未考量世代的不均衡。為了回應各界對於玉山計畫獨厚教授階級的質疑,玉山計畫進一步修正,增設青年玉山學者,補勝金額為150萬,以5年為一期。

長江學者補助對象為青壯年學者,希望以年輕團隊來帶動學術創新,反映的是國家培育獎勵優秀青年才俊的企圖,玉山學者雖然在學界反彈下增列青年玉山學者項目,但加薪幅度僅為一般玉山學者一半,反映的仍是年功差序的思維。長江學者補助對象是以能夠帶動學術研究的領頭人而非個別學者獎勵,這種學術領導人必須為處於學術高峰的中壯年,才能負責帶動研究團隊,培養博士級尖端技術與人才。依之前彈性薪資實施的經驗來看,玉山計畫主要對象可能仍落在已佔據學術山頭的資深學者,攬才目標為個人而非團隊經營,也容易造成國際學者短期、渡假式停留,甚至淪為退休外籍學者賺取退休金的管道。

補助內容及考評方式

長江學者在薪資鼓勵之外,聘任單位要提供必要的科研經費,以及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自然科學特聘教授科研經費不得低於200萬人民幣,人文社會科學則不得低於50萬人民幣,從安家的住宅提供、托育服務、醫療保障,甚至是代為安排配偶工作。

玉山學者除了‎砸錢對個人加薪之外,沒有相應的研究經費要求,也缺乏保險、住宅、子女托育、教育等配套措施。從薪資水準來看,長江計畫特聘學者加薪10萬人民幣,遠遠比不上玉山計畫加薪500萬元,但是投入在支持人才的研究經費以及配套支出,尤其自然科學的科研經費達900萬以上,遠遠超過薪資的誘因,再加上大陸豐沛且優質的學生人力,成為中國吸引外籍學者的誘因。

長江學者在聘期結束後,學校會根據聘約和工作任務書進行評鑑,中國教育部也會組織相關專家檢查履職狀況。長江學者如有違反學術道德規範、觸犯刑律,或虛報經費,不但撤消其長江學者稱號,停發並追回已發放的特聘教授獎金,同時會要求聘任學校解聘,西安交大李連生教授涉入論文造假已被解職。當大陸學者提到臺灣長江學者在2012年遭舉報「一稿兩投」的學術不端行為,令同樣來自臺灣學界的我感到羞愧不已。

臺灣科技部雖已成立研究誠信辦公室,但是對於違反學術倫理個案懲處仍採取的兩套標準,缺乏客觀中立的處理機制。對於個案的倫理要求與學術位階成反比,機構對於陷入倫理事件部長、校長、院長級的要求最輕,多數「查無實據」,全身而退;對於學生、助理的要求與懲處最嚴,動輒退學、解職。而自臺大校長倫理事件之後,各校除了要求一般要求老師與學生上線上倫理課程、測驗之外,對於尚未進行研究先預繳動輒上萬元的巨額倫理審查費用,以購買研究清白證明。

中國對於長江學者的成果評估採取兩級制,除了學校管考之外,中國教育部也派人檢視,而對於違反研究倫理的案件除了撤除長江學者稱號、追繳補助之外,甚至要求學校解職;臺灣執行彈性薪資多年,卻只由各校或研究機構自行檢視成果,對於違反研究倫理的案件不敢處理,甚至已經被中國政府糾舉一稿兩投的臺灣長江學者都能繼續學而優則仕地高升。

長江計畫與玉山計畫比一比。
長江計畫與玉山計畫比一比。

玉山計畫的空笑夢

對比於中國長江學者計畫,以延攬年輕學者及打造研究團隊為主,排除資深學者以及主管,研究須符合國家科研發展方向,給予學者合理的科研費用與安家制度,並透過定期評鑑確認成效,嚴懲學術造假。如果沒有這些配套措施,玉山計畫只不過是滿足林全院長為公立大學教授集體加薪的藉口,無法達成攬才留才的作用,反而可能因競爭玉山學者而促成更多不倫理案件,重傷臺灣國際學術聲譽。

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野心勃勃地啟動全球攬才的長江計畫,臺灣學術界則有超過500位學者聯署反對玉山計畫砸重金攬才的成效,教育部仍無視過去審計部、監察院對於彈性薪資弊端的糾正,不管計畫對於國家社會的貢獻,忽略可能造成的世代、性別不平等,惡化公、私立大學同工不同酬等問題。畫虎不成反類犬,玉山計畫只不過成為臺灣學界一場名利競奪的空笑夢罷了!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