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汽車到冰箱無一倖免!台積電、雙A罕見漲價,小晶片變通膨風向球

2021-04-14 07:50

? 人氣

高雄科技大學供應鏈管理系副教授溫源鳳指出,需求只增5%,但價格可能增10%,因為消費者怕搶不到貨,又擔心現在不買,以後會更貴。這種心理作用催化下,會願意用較高的價格購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晶片價格占家電的成本不比手機、筆電般高,加上家電產業的需求不如筆電強烈,且競爭者多,業者就不敢貿然漲價,擔心自己漲、別人沒漲,消費者就會跳槽。

但即便如此,市場需求變化讓人捉摸不定,如果今年夏季氣溫飆高,冷氣需求大增,晶片荒造成冷氣出貨不順,供需快速失衡,終端價格也有可能上漲。

國際數據資訊(IDC)智慧終端系統研究副總監嚴蘭欣指出,晶片緊缺對終端產品漲價的壓力確實存在,像是過往家電使用低階的晶片,但現在家電幾乎都有智慧控制的功能,家電變聰明後,所需的晶片數也越多,位階也越高,受晶片荒的影響也越大。

她並分析,觀察手機是否漲價,可以看旗艦機的售價。新的旗艦機定價會延續上一個旗艦機的定價,差異不會太大,如果新的旗艦機比上一代貴了一、兩千元,代表手機廠漲價了。

另外,手機商也會暫緩產品的規格升級,以間接降低成本。

台灣經濟研究院資深分析師邱昰芳表示,從最近發表的手機可以觀察到,除了4G升級到5G,規格沒有太大提升,因為晶片的成本已大幅提高,手機品牌商必須控制其他零組件的成本,否則難以維持利潤。

民眾更關心,晶片短缺引發筆電、手機、遊戲機等齊漲,蟄伏的通膨巨獸,會不會破籠而出?晶片像石油帶來惡性通膨?對消費指數影響有限,但消費者感受大環顧歷史,1970年代石油供給吃緊,造成惡性通膨,其後引發經濟衰退。那麼,晶片對物價的影響,會如同石油嗎?

答案是:不會。

首先,油價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交通費、電價,這些如同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天頻繁消費,價格影響大;但民眾買手機、冷氣、電動車,不會天天買,可能單次消費就反映完畢。

縱使生活中處處有晶片,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認為,仍要分析有晶片需求的電子產品,在CPI成分中,是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以台灣的CPI為例,食物、居住(如房租)、交通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仍是主要組成成分,占比超過6成。因此,就算筆電漲、手機漲,對CPI的影響不大,從統計上看,很難構成通膨的定義。

儘管電子產品對CPI的影響有限,但朱浩民也指出,通膨除了透過統計數據反映,也不能忽略民眾的真實感受。

例如,對網路原生世代而言,他們寧可省吃儉用,也要買最新型的旗艦型手機,如果手機因晶片短缺而變貴,他們就會感受到物價的上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