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專文:中土何時出三峽?

2021-05-28 05:10

? 人氣

有趣的是,對美國精神作出最深刻闡釋的兩位思想家都不是美國人,他們是英國人埃德蒙·伯克和法國人托克維爾。伯克為美洲殖民地的反抗者辯護,而被主張強硬鎮壓的英國英國人稱為「親美派」。伯克在議會發表演講自我辯護說,與其說他「親美」,不如說他「親自由」,他認為美洲人民與英國人民分享同樣的普通法傳統和憲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伯克進而指出,美洲人深入骨髓的特質是清教徒,是「異見派中的異見派」,是「清教徒中的清教徒」:殖民者離開英國之際,正是這精神高熾之時,而見之於移民者身上的,又最為高熾;外國的移民之流,固然不停地匯入這些殖民地裡,但其中的大部分,卻是持異見於各自國家之權威的人;他們隨身而來的氣質、性格和與他們融合在一起的人民的氣質和性格,幾無不同。

若用托克維爾的說法就是:「美國人既把自由視為獲得幸福的最佳工具,又把它視為獲得幸福的最大保障。他們既熱愛自由,又愛幸福。因此,他們從來不認為參加公共事務是分外的事。恰恰相反,他們相信自己的主要活動要有一個政府來保護:這個政府既能使他們得到所希望的財富,又不妨礙他們平平安安地享用得到的財富。」

這就是中國人最陌生的、也是最需要的清教徒觀念秩序及精神、心靈秩序。

為什麼1807年被1917年超越?

本書第四章由中國近代史進入基督教入華史——1807年第一位新教傳教士馬禮遜入華,是比1840年的所謂「鴉片戰爭」更重要的精神事件。

200多年來,基督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廢除女子纏足陋習、促進男女平等、創辦新式報刊、開創西式醫療機構和從幼稚園到大學的近代教育體系、和合本聖經在「五四」運動之前就引領白話文風潮……但是,基督教並未改變中國最深層次的觀念秩序,基督教的傳播激起了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和非基督教運動等三次強烈反彈。而更兇惡的敵人出現在教會內部:孫文、蔣介石和馮玉祥三個偽基督徒毀滅了民國、也毀滅了共和之路。由此,中國進入從毛澤東到習近平的邪惡的偶像崇拜的歧途。

20190923-大學、學生、教育、課堂、報告。示意圖。(取自StockSnap@pixabay)
基督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廢除女子纏足陋習、促進男女平等、創辦新式報刊、開創西式醫療機構和從幼稚園到大學的近代教育體系。(示意圖/取自StockSnap@pixabay)

2021年是中共建黨100週年,中共大張旗鼓予以慶祝。1921年,在浙江嘉興南湖一艘木船上的中共一大,咋一看宛如兒戲:當選的總書記陳獨秀根本沒有出席,參與者是15名沒有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的「無根青年」。但短短28年之後,中共居然發動暴力革命,攫取人心,進而攫取政權,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跡。

其實,比1921年更重要的年份是1917年,即毛澤東所說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也即中共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所說的,「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吾人對於俄羅斯今日之事變,惟有翹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傾耳以迎其建於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羅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適應此世界的新潮流」。在此意義上,是1807年被1917年趕超——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比基督新教進入中國晚了110年的共產主義,居然成功「彎道超車」,勃發出遠超基督教和英美路徑更大的吸引力,最後大權在握、將基督教趕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余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