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彭百顯觀點:唐鳳、全彩、臉書與網路言論自由

2021-04-07 07:00

? 人氣

唐鳳與全彩對話」直播活動。(作者提供)

唐鳳與全彩對話」直播活動。(作者提供)

去年言論自由日,我們呼籲「政府、新聞查核機構、臉書」與人民團體就網路言論問題公開溝通對談,由於唐鳳政委負責政府資訊網路事務的一半,促成了在4月13日舉辦「當言言遇到加加:唐鳳與全彩對話」直播活動,「全彩」是臉書的公共事務論壇,壇友包括多樣化人民團體,在會中達成3項重要認識與共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政府與往訪的各人民團體,在維護網路言論生態的理念是一致的。經由會後的持續文書交流,定義為「言論自由、資訊流通、自律優先、平臺安全」四項並重。

二、唐鳳政委表明政府與各平臺接觸,均僅有以上的理念原則交換,並無實質介入。但唐政委也指出「臉書有演算法不透明」的事實,故與臉書等平臺的溝通確有必要。

三、對於是否為假訊息的處理,唐鳳政委建議以類似電子郵件「分匣式」處理,亦即各查核機構認為有疑義的貼文,就送進該機構之文件匣,由使用者決定如何處置。這項建議獲得往訪各人民團體歡迎,如此各查核機構回歸為評論機構,不致踰越掌生殺之權而可能傷害言論自由。

根據以上共識所擬採取的行動,雖經近糾纏式的與fb 協調1年,並無任何進度,我們認為有再度檢視各種問題,報告發展困難過程,以及尋求其他解決方案的必要。

言論自由

我們身為曾參與解放言論的開拓者,感受特別戒懼。因為網路時代可能發生比印刷時代更嚴厲的言論監控與封鎖,以國人愛用的臉書為例,自2016年後經常出現大規模社團或貼文,被封禁或消失現象。坊間流傳政府有介入,臉書則稱依據查核機構之認定而為。

本文作者都在戒嚴時期因鼓吹言論自由,而曾遭受出版品查封。但在戒嚴時代,至少還必須出示查封公文,在形式上還有告知原因的程序。而且無論怎麼查封,印刷廠至少會偷留2綑,這就是所有被查封的雜誌,現在都還看得到的原因。

同時,印刷廠有數百家,永遠都還找得到願意承印者,並不能完全封掉出版可能性。

而在網路時代,幾乎沒有告知程序,如果被消失就永久消失,且永無再出版機會。

戒嚴時代查封印刷廠,必須出動大批員警,觸發人民圍觀。其實引起人民發現言論監控的存在,產生教育人民必須尋求真相的效果。

反而在解嚴後的今日,難以察覺言論已被過濾,實在非常反諷!

資訊流通

言論自由一般是指對公共事務的評論,但對任何事實資訊,都應該給予相同自由流通的保障。

日前王定宇的同居事件,就是典型妨害資訊流通的案例。王定宇事件發生在同居處而非辦公室,除了其夫人外,本不值得關注評論。但王案揭露了民主法治國家罕見的怪象:臺灣人民一直在追求「政媒分離」「黨政退出媒體」,王案卻變本加厲的展示出「媒體進入黨政」,媒體不但與高官關係密切,更進入立法院組織次團,可以包養政客,控制幾個主要電視臺與其網站「聯漏」王定宇同居案,這才是可怕之處。

二戰日本挨了2顆原子彈,廣大未直接參戰的平民深受慘害,其元凶就是日本軍閥的壓制言論自由與資訊流通。

日本已敗象明確,獨裁軍閥卻禁止討論和平可能性的言論。

美國在投彈前,已先投下千萬傳單,呼籲平民撤離戰略地區,但軍閥卻封鎖資訊,造成人民在幾無警覺中被殺害。

舉重以明輕,若放任少數個人或組織,可以控制言論自由、資訊流通,對人民是莫大的危機。

平臺安全

平臺安全的範圍包括很廣,但政府的關注與人民的爭議,主要在「假訊息」這部分。

附圖為「當言言遇到加加:唐鳳與全彩對話」的活動海報,以視覺明確指出:各人民團體認知到在言論市場上,無可避免的會存在假訊息媒體,而正派媒體並不願意被假訊息傳染,也期待淘汰假訊息。

在這個立場上,各人民團體和政府、臉書與各查核機構的立場是一致的。唯若不注意,臉書…等已發生多次誤食善良言論的事實,必須存在嚴謹的保護言論自由之劍,避免網路與科技,反而成為監控人民的老大哥。

這場會談為何要請「國展會」來主持?因為「國展會」成員大部分是「老黨外」與民進黨創黨元老,因為民進黨的質變而離開者。

這些人士是真正曾以具體犧牲,爭取到臺灣解嚴後的言論自由,也因為克服過阻礙、理解阻礙的成因,期待不必重蹈覆轍,而改為建議:「分裂與抗爭.如何再次迴轉為互助與合作?」

全彩對談。(作者提供)
全彩對談。(作者提供)

自律優先

假訊息並不是個新問題,在百年以上的新聞史上已經討論過無數次。天下沒有完全解決問題的主張,但有相對略好的主張,就是:以自律優先的媒體社會責任論。

媒體和法院的差異在於:媒體為主動守望,法院為被動不告不理。媒體沒有調查審判權,所述只能提供參考與警告,法院所述必須完全依據事實。法院是去「律他」,而媒體應該「律己」。

媒體應該作到事前查證,但在當前資訊過量的生態下,又沒有調查權,是有可能無意而誤發出不實訊息,這時,媒體就應該負起「社會責任」,當發現有出入之處,應立即作「更正」處理,在網路時代還可以刪除錯誤訊息。

「全彩」論壇正是一個自媒體自律、公民文化素養的實驗區,所有社團內檢舉案,全部都經過公開評議,採行現代法治準則,包括:無罪推定、罪刑法定、嚴格證據法則…,所有檢舉案與評議報告以私訊送達兩造,並透明公布網路上,論壇規則只有3條:不可作假與鼓吹違法行為、不可漫罵非公共人物之壇友、不可洗版。

檢舉案之「初評議」如果成立,先請被檢舉人在通知期限內,完成自律:刪除、或更正,否則將送「再評議」;再評議才有處分,亦保障「九勸三振」程序後才有最高被停權的處分。兩造若能提出具體證據,均可檢據提出申訴。並以判例制,實現「司法可預測性」。

在此環境之下,至今被處分的壇友僅有個位數,同時,論壇成立時檢舉很多,但已緩慢逐漸培養自律風氣,降低檢舉案數了。

評議報告說明的第一句是:

言論自由是「保護你不喜歡的言論,不是保護你喜歡的言論。」

相對於臉書平臺、與許多臉書社團經常大規模刪文、砍人,「全彩」應該示範了「言論自由、資訊流通、自律優先、平臺安全」可以並存的可行性。而萬一四者有衝突時,優先序應依照此順序。

「全彩」是個零資源的個人鬆散組合,相對臉書的龐大資源,應該可以作到更圓滿。

當然臉書體量龐大,但如願意與使用者共同合作成長,並非不可能。

臉書異象‧誤會或演算法不透明?

唐鳳政委指出「臉書有演算法不透明」的問題。

「演算法」是個專業術語,具體實現在貼文的處理、與對貼文者的處罰上。尤其處理與處罰的理由為何?當前外人均不得而知,即「不透明」之處。貼文排序與處罰所造成的社會效果,更必須評估。

臉書對貼文者的處罰非常多樣化,包括:砍社團、砍人、封文、禁留言、禁分享、禁瀏覽、禁查詢、禁通訊、禁…。同時有連坐法,因為社員貼文禁管理員、因為管理員行為禁社員…。時間、範圍也有不同。且有時受罰者並沒有作假訊息,而為不明原因、不論主題,產生「誅九族」現象。

臉書雖然有公布處罰的抽象原則,但從事什麼行為、會有什麼處罰,完全無法具體得知。而且,臉書總部與臺灣地區之監控與處分也不同。

還有貼文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卻被置底、閃消、集中營現象。

置底,實為侵犯言論自由、又規避違憲譴責的不當「巧門」手段。亦即貼文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卻對人不對事,將作者貼文放到10億則貼文之後,表面上沒有刪文,實際永遠沒有人看得到。

*作者吳統雄為大學退休教師,前新聞公共服務金鼎獎得主;彭百顯盤國展基金會董事長,前民進黨立法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