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大數據迷思 蠱魅了臺灣公私決策階層

2017-11-15 07:10

? 人氣

無法掌握內蘊的價值判斷標準與變化情況

在1970年代,新勃興「現代行銷研究」的經濟市場分析探索研究,主流作法都是針對「消費者行為(consumer / user behaviours)」之無盡夢幻遐思,以為祇要透過足量抽樣調查出來的直接數據之結構化配置,或者系統化動態演變軌跡之掌握與瞭解,就能夠充份有效掌握市場動向,並據以預測得到未來市場之前景樣態,在一般實務上,更以此作為市場開發創新、經濟市場拓展策略策訂與抉擇的準據。不過,十年不到時間,決策者與經濟階層都發現,這種「現代行銷研究」所能做得到的市場行為或消費者行為之種種調查研究,即使有了足夠的歷史資料為支撐,但仍然容易出現錯估、誤判或根本推論錯誤的結果,而使得其所據以開發創新的所有努力與策略策訂,根本無功失利,甚至因此造成整個組織機構的破產解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天新經濟中的「大數據」科技,在資料時間期程及範圍廣深,固然都已經有了新運資通整合工具而獲致極大升級進步,但終究不能改變其本質特徵侷限性。

任何大數據科技所可能取得與發展的,有兩大致命性的限制,在1970年代的運用發展中不能突破,在今天新經濟的大數據科技,也同樣無法突破:

第一是,大數據所能/取得的都局限於「外顯行為表現」或「可以數量化的動態性與演進過程樣態」,根本無法得知其在各個不同時間歷程節點上,所各自存在的「內蘊的價值判斷」標準與變化是什麼?也不知其「變動性的取決關鍵因素」究竟各有哪些?究竟各有關聯到什麼程度?

幹嘛向「昨天」請教「今天」或「明天」該如何?

第二是,大數據科技,所能取得與發展的都是「事後(ex post)」資訊與數據,無論是「市場集體行為」或「消費者群體行為」,也不管其所涵蓋的時間期程有多長?又如何,都祇是「過去的」的狀況情境或動力型態,都祇能「清楚」展現過去種種「既有真實」,但都不能映現出「事前(ex ant)」資訊與數據,得到有效解釋或顯示,「未來」有哪些種種的「可能真實」,也就是說,任何再精幹靈敏的「事後孔明」推斷與論證,都無能也無力可以準此而取得真正實用的「先見之明」,做到可以預測前瞻,精明準確描繪出未來的經濟市場,「應有」或「必然會有」的行為樣態,乃至客觀市場情勢的發展推演狀況,甚至於,更壞的情況可以說是,這種「事後孔明」的決策依賴,不啻是一種決策上的「問道於盲」罷了!

為什麼要「問道於盲」而不能「問道於明目」呢?祇可惜,國內外社會都一樣,迄今都還沒有找到,更可行更可適的科技方法,基礎理論與實務做法。倘若硬要湊數,則或許,發靭於本世紀初的「前景描繪法(scenario building)」或有小補缺憾之機會。但是,此一方法的假設與必須預訂因子,太多且又不太完全能夠靠譜,頂多也祇能「廖化當先鋒」,暫時拿來抵用墊用一下下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