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學生竟不知清明是陽曆節日,教育是該檢討!

2021-04-05 05:50

? 人氣

絕大多數民眾不知清明節是依照陽曆而定,而非陰曆。(資料照,甘岱民攝)

絕大多數民眾不知清明節是依照陽曆而定,而非陰曆。(資料照,甘岱民攝)

在大學裡講通識科學課,只要一個簡單的問題就會把學生問倒。什麼問題?「清明節是陰曆還是陽曆節日?」若不信,試試便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清明節是國定的「民族掃墓節」,明明訂於每年陽曆的4月5日或4日,難得會在6日。可是大部分的學生會答「陰曆」。為什麼?似乎國人大多數認為傳統的節日都屬陰曆,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中元、七夕等等不都是陰曆節日嗎?清明節既是傳統的節日,所以猜想是陰曆。

這裡顯示了我們一般對曆法存有極為嚴重的誤解。首先,大眾竟然不知道民間流行的《農民曆》乃屬「陰陽合曆」,並非只是陰曆!大眾也對「二十四節氣」認識淺薄。試想,春夏秋冬之分不是與太陽相關嗎?與陰曆何關?農民耕作以時,所依賴的就是「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包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等,都是陽曆節日。清明節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當然屬陽曆。倒是漁民出海捕魚要看潮汐——而潮汐漲落的幅度與月的盈虧有關,他們特別要看陰曆。

「二十四節氣」與氣候大環境密切相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於2016年11月30日的第十一屆常會,通過將「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提到:「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另外,標榜人性化教育及順應自然的「華德福教育」(Waldorf Schools)就特別重視「二十四節氣」的教育。有華人的華德福學校還做了好多首相關的七言詩歌,教學生誦讀,例如「西園梅放立春先,雲鎮霄光雨水連。驚蟄初交河躍鯉,春分蝴蝶夢花間。……」

其次要說,陽曆是與太陽運行有關的曆法。中華民國於成立時所採用的世界通行的「公曆」(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始於1582年),只是陽曆的一種。中國傳統的陽曆本是以立春作為一年之始的。立春在是指太陽到達黃經315°的日子,約落在公曆每年的2月4日(2月3日至5日之間),標誌春天的開始,有天文學上明確的依據。中國民俗所說的「生肖」也就是從這天開始起算(2021年落在2月3日)。然而大多數人不明事理,有從公曆元旦起算「生肖」的,也有從夏曆元旦(春節)起算的,都不對。

復次,要一說「二十四節氣」與西洋「黃道十二星座」的比較。一般年輕人對西洋「占星術」(astrology)的「十二星座」朗朗上口,例如知道「白羊座」(又名牡羊座Aries)是在公曆3月21日到4月19日之間。然而他們卻很少人知道,3月21日就約莫是春分的那一天。春分是太陽到達黃經0°(春分點)的日子,落於公曆每年的3月20日至22日之間;春分(vernal equinox)與秋分(autumnal equinox)這兩天的白天與夜晚剛好對分,各十二小時,這時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每年的春分日會改變,有些年會是3月20日,有些年會是3月22日。所以,如硬是用3月21日作為「白羊座」的開端,是沒有天文學的依據的;還不如以「春分日」為開端。

當然更少人會知道,由於天球赤道與黃道之間的「進動」,春分與秋分點會前移,有所謂「歲差」,週期約為26,000年。因而,源於三千年前巴比倫人創造的「黃道十二星座」,今日已演變為十三個(多了個蛇夫座)。美國國家太空總署於2018年公告新的「十三星座」對應的日期,與傳統占星術所說的日期大異其趣,於是引起占星界的混亂。換言之,今日若還沿用三千年前「十二星座」的名稱與日期,已然不妥適。但是如果一開始就用二十四節氣而非星座來將一年分段,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本文並無意討論「占星術」的是非,但要強調:若要將黃道分為十二等分,「二十四節氣」的分法絕對優於西洋星座的分法!

認真的讀者應該要問:為何各節氣的日期會在三天之間游移呢?這是因為現行公曆是很「人為的」。一「回歸年」(以地球繞太陽為基準而定的年)有365.2422日,並非整數。為了要湊整數,所以「格里曆」公訂平常每年為365天,但每四年要「閏年」多一天,每逢百年是平年,每逢四百年又是閏年,等等。就因為這一安排,任一節氣出現的日期會在三天之間游移。又,「格里曆」雖然行之數百年,卻極不合理:有的月是「大月」,有的月是「小月」,二月特「小」,七、八兩月還連著「大」!

說到這裡就要指出,考量天文學知識與中、西傳統,最合理的曆法其實是:以「立春」作為元旦(放假一天,逢閏年則兩天),其餘的364天,平均分為13個月(每月28天),每月4星期,每星期7天;如此則清楚明瞭,簡單易行。這種「十三月曆」是由法國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在1849年首先提出,但可惜未能取得共識而取代極不合理的「公曆」。

以上這些,相信大部分的民眾都茫然無知!這就顯示我們的中小學教材(社會科與地球科學)有嚴重的偏失,但知盲目抄襲(甚至誤襲)西方,忽略了傳統裡的好東西,更不知道如何將西洋說法與自己傳統比較、結合,而擇良去窳。

在此順便舉幾個例,再說些常識:有一首兒歌〈小星星〉幾乎人人會唱:「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這首歌來自Jane Taylor為法國民謠配的歌 “The Star” :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 但若比對原文與中文,馬上就會發現中文歌詞是完全的創作,不是翻譯。從歌名〈彼星〉就知它是在講某一顆星,與中文歌詞的「都是小星星」大異其趣。哪顆星呢?英文歌詞歌頌它「客旅夜行,賴此微亮;若非在望,迷失方向。」所以是北極星無疑。

在大學的科學通識課上,也會發現我們現在的孩子對北極星幾乎沒什麼概念,也不知道他並不很亮(不過是「三等星」),遑論知道如何找尋它。(當然他們更不會知曉《論語》裡所寫「譬如北辰,而眾星拱之。」在天文學上的意義。)不是很悲哀嗎?

當然,由於光害與3C產品的流行,現在都市的年輕人也很少看過「銀河」的美景!沒欣賞過銀河,不只是人生的遺憾,他也很難欣賞唐詩裡所描述的「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與「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更遑論能想像太陽系原是處於一個大圓盤形狀「星系」的邊緣,因而體認「不識銀河真面目,只緣身在此河中。」的奧妙

20200726-綠島夜景、銀河。(LeeDavin@Flickr)
由於光害與3C產品的流行,現在都市的年輕人也很少看過「銀河」的美景,沒欣賞過銀河,是人生的遺憾。(示意圖/取自LeeDavin@Flickr)

結論是,我們的天文學教育嚴重不足。有需要常帶孩子們夜晚到高山上去看星星,為他們多說些天文學、地球科學的知識,也讓他們了解這些學科與人間社會的密切關係。這樣的教育才能與生活貼近,而有現實的意義。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