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灣壓力有多大?中美7.6兆大單的虛與實

2017-11-13 07:30

? 人氣

川普訪中,中美簽下7.6兆元台幣的大單,台灣會受影響嗎?

川普訪中,中美簽下7.6兆元台幣的大單,台灣會受影響嗎?

美國總統川普亞洲行,訪問日、韓、中,最後到越南參加APEC領袖會議;最引人矚目的是中美雙方在北京簽下2535億美元(約新台幣7.6兆元)、涵蓋34個合作項目的超級大訂單,號稱「刷新世界經貿史紀錄」。有人認為這些訂單只是備忘錄、都是「作好看」,不必太擔心,但也有人認為對台灣影響大。這張7.6兆大單的虛實如何?台灣那些領域會受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張涵蓋面廣泛的經貿合作協議,合作範圍涵蓋能源、化工、環保、文化、醫藥、基礎設施、智慧城市及「一帶一路」等領域。基本上就是中國對美國增加投資與採購、加上開放更多准入項目的大清單,其中既有貿易項目,也有雙向投資項目,從貨物貿易到服務貿易皆涵蓋。

舉其主要項目包括:花370億美元大手筆購置美國波音飛機、120億買高通晶片、117億購汽車零組件;投資方面的最大單是中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花837億美元向美國西投資開發頁岩氣、電力和化工生產等、中石化和中國投資公司以430億投資開發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項目。

從政治外交面看,當然是北京用經貿進一步把美國川普「攬牢牢」,曾經曇花一現、讓蔡政府可能從中美衝突中得利的空間完全消失─其實這個空間早已消失。除了需要中國協助處理北韓問題因素外,川普與中國的「友情」無疑是建立在中國經貿利益上。

作為商人的川普,經貿利益即使不是「唯一重視」,但也必然是最重視的項目。今年4月習近平訪美,舉行首次的「川習會」,釋出的就是經貿合作的「百日計劃」;這次的大訂單更大,大到連中美經貿逆差問題,川普都能為中國緩頰說「不會責怪中國」,「誰可以怪一個為了本國公民利益而占另一個國家便宜的國家呢?」

從經貿面來看,雖然簽的是意向書、備忘錄,因此要說未來可百分之百落實,可能性大概不高。但除非中美之後出現重大的衝突歧見,否則仍會有進展;換個角度看,只要落實超過五成就已經是一筆龐大的交易。更何況,其中大部份是「兩利」的交易,甚至有些部份是「川普的面子,北京的裡子」

例如那2張高達1267億美元的投資承諾,中國國企至美國投資開發頁岩氣、電力和化工生產、液化天然氣等。實則中國早就在國際上搜刮掌握各種重要原物料、能源,這些投資可以讓北京在這再跨一步,而川普則得到增加就業的面子。而有些在中國合作生產的項目,則是讓美國企業得到商機、中國企業拿到技術。

對台灣而言,除了中美政治與經貿關係更深化,帶來整體「邊緣化」的憂慮外,最現實的則是特定產業、甚至企業的影響。

中國手機大廠小米、OPPO、VIVO與美國的全球行動晶片龍頭高通,簽下一張120億美元的採購大單。高通固然是龍頭,但台灣的IC設計龍頭聯發科也一直在中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可說中國品牌手機廠商與白牌手機的崛起,聯發科居功厥偉,其物美價廉、「ALL IN ONE」解決客戶問題的晶片,讓中國廠商受惠。

雖然有人說「別怕,這張大單只是把原本就要採購的數字納入而已」,但情況未必如此樂觀,這張大單是直接對聯發科產生衝擊。過去小米大致上是高階手機用高通晶片、中低階用聯發科;至於新崛起以中低階為主的OPPO、VIVO更是聯發科的重要客戶。現在這3家都與高通簽採購約,原本就已在「掉單」、被高通搶食的聯發科當然是雪上加霜。更別忘了,小米已經在發展自己的晶片,同時北京極力扶植本土的IC設計廠商─華為的海思、紫光的展訊,如果中國手機廠增加對高通晶片的採購,優先砍的應是聯發科而不是展訊等「國家隊」吧?

此外,中國向美國福特汽車採購117億美元的汽車零組件亦會影響台灣。中國汽車年產量超過二千萬輛,比美國的千萬輛還高出許多。台灣雖然缺乏整車輸出能力,但汽車零組件卻有出口競爭力,每年產值超過2千億元,而且出口比重在75-80%之間,其中美、日是前兩大市場,中國則居第3,因此也有可能受影響。

當然,最後到底對產業、個別企業、台灣整體影響的大小,仍要視這些合作方案後續落實執行狀況、及台灣產業與企業的應對情況而定,不過,衝擊必然有,而且以趨勢而言對台灣確實不利,可能有長線效應;甚至對日本與韓國亦可能有衝擊。政府與企業應抱持寧可「料敵從寬」心態因應,而不要寄望於這些合作全部成為芭樂票的「萬一」,畢竟,機會太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