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觀點:美中制度競爭關乎全球民主未來

2021-04-01 05:50

? 人氣

這個拯救民主的使命落在了拜登政府頭上。美國已聯合盟友,在人權和民主方面同中國展開了激烈的制度對抗。盡管民主世界已經覺醒,然而也切忌盲目樂觀。拜登之所以在記者會上要談論美中民主與專制的較量問題,是因為美國的民主在川普四年受到很大傷害,拜登時代如果美國民主再這樣被傷害下去,就真的有點岌岌可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把中國看作美國21世紀最大地緣政治考驗。(美聯社)

這當然不是說美國的民主在以前就沒問題。然而正如布林肯當著楊潔篪的面所言,美國民主有很強的修復能力,所以過去當美國民主在國內遭遇麻煩時,總能克服困難,這是美國強大的制度原因。但是,川普四年對美國民主的傷害,即使能夠修復,也要一個較長時期,在拜登四年恐難見到明顯效果。比如美國的種族問題在過去四年進一步惡化,惡果在今天顯現,這就是對亞裔的歧視加重;再如黨派極化和兩黨惡鬥還在繼續,前不久拜登1.9萬億美元的紓困法案在參議院就遇到共和黨的全面阻擊。將黨派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是如今美國兩黨政治的特點。

民主與專制的較量不是光有領導人的決心可見勝負的,還須依托國家實力。國家實力既包括存量實力也包括增量實力,後者甚至更重要。而增量實力取決經濟、產業和科技的競爭。拜登政府提出了3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和供應鏈計劃,以改善國內老舊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同時確保西方國家不依賴中國的技術和供應鏈。但這個計劃是否能在國會通過,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美國已經實施了多輪量化寬松,最新的3萬億將會使原來龐大的債務規模進一步承壓,此外,共和黨小政府觀念根深蒂固,當涉及兩黨利益時,勢必不願輕易讓這個計劃在國會過關。之前的美國總統也提出過類似計劃,但都胎死腹中。

民主制度的執行力軟肋」

就職於清華大學的知名國際關系學者閻學通教授前幾年提出過一個觀點,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政治制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該制度的執行力。他以此來論證中國崛起的「奧秘」,是因為中國的體制執行力強,效率高,只要作出決策,馬上就執行,不像民主制度,受各種利益集團的制約,陷入無休止的辯論。福山近年來也非常重視國家能力的建設。可以把制度執行力看作一種國家能力。當然,閻的觀點是否正確可以討論,但民主制度的執行力比不上專制制度似乎符合多數人的觀感。美國現在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由於兩黨和全民高度一致,能夠迅速出台政策,執行力也很強,但除此之外的幾乎所有其他議題,尤其涉及兩黨根本分歧的議題,如移民等,要達成共識就非常困難,曠日持久。

因此,拜登政府如果不能強化民主制度的執行力,將很可能導致美國在和中國競爭時處於不利局面。因為美中的競爭不僅僅表現在直接針對中國的圍堵和對抗上,也表現在同中國沒有直接聯系的更廣泛的方面。所有的這些方面組成美國的綜合實力,假如拜登政府在國內問題上受到嚴重拖累,在和中國競爭時就有可能顯得力不從心。故能否以美中競爭為軸心,系統性地去檢視和除去美國民主的積弊,將關乎美國在競爭中在多大程度上戰勝中國,從而也關乎全球民主未來的問題。拜登政府和美國兩黨必須看到這點。

*作者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