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中國共產主義實驗的破滅:昔日脫貧致富楷模,華西村民為何冒雨擠兌

2021-03-30 20:40

? 人氣

華西村,在中國被稱為天下第一村,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華士鎮。(BBC中文網)

華西村,在中國被稱為天下第一村,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華士鎮。(BBC中文網)

近日,大量中國村民冒雨排隊在華西村2號金塔兌付現金的影片(金塔是集餐飲、賓館、會客、觀光於一身的塔樓,是華西村的標誌性建築,被譽為「天下第一塔」)在社交媒體抖音和微博上廣泛流傳,隨後華西村遭「擠兌」的新聞在中文網路逐漸發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華西村,在中國被稱為天下第一村,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華士鎮西部,總面積35000平方公尺,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便以村內「人人開豪車、住別墅」聞名海內外。自成立之初,「集體主義」便滲入華西村所有行為典範,被中國中央政府視為「集體主義經濟模式」的典型。

華西村第一任黨委書記、一手締造了華西村傳奇的吳仁寶,曾是中國共產黨的十屆、十一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並受到中共歷任總書記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的接見。

在此之前數年,關於華西村破產、負債、神話破滅的消息已在民間悄然流傳。隨著吳仁寶的去世及其將華西村的權杖交於其四子吳協恩(華西村現任黨委書記),華西村常年依賴的「強人模式」背後的種種問題漸次暴露。

數家中文媒體試圖報導此事,觀察者也期待一個全面評價和反思由中共主導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模式是否可能的機會。但由於其巨大的敏感性,關於華西村的中文媒體報導和公共討論,流傳幾日之後,又已被中國官方強力停止。

強人」與共產主義

華西村建村於1961年。彼時,華西村與中國國內眾多鄉村並無差別,人均年收入不足二十元人民幣,村民常年在溫飽線上掙扎。

但因20世紀50年代全國範圍的經濟困難,被迫剝離江蘇省江陰縣華士瓠岱鄉人民政府財糧委員這一「國家幹部」身份。不得已調往華西村的吳仁寶的出現,使得華西村一騎絶塵,經過多年發展後成為享譽中國的「天下第一村」。

據中國媒體《今日中國》報導,20世紀60年代,在全國都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時,時任華西村黨委書記的吳仁寶便偷偷辦起了小磨坊和小五金廠,成為村子裏「先富起來的人」。80年代全國農村響應鄧小平號召的分田到戶的農村改革時,吳仁寶沒有跟風,而是堅持走做大、做強集體經濟的道路。

這些行為在當時非常冒險,但後來華西村備受中央最高領導人肯定,為吳仁寶贏得了大膽、思路開闊的美譽。

不過美譽背後吳仁寶也有相對保守和遵循傳統的一面。據悉,他晚年最器重、並成功接班的四子吳協恩早前曾被吳仁寶夫婦送養,並在適婚年齡入贅女方家。

在中國農村地區,兒子多,意味著家窮、分到的田地少,最小的兒子會很難娶到媳婦,所以通俗的做法就是把最小的兒子送給別人,成年後入贅到沒有兒子的家庭,自家的家庭財產則由其他兒子共同繼承。該習俗多年來一直延續,以致到後來即使家庭條件允許,墨守成規,兒子多的家庭,也多會選擇將最小的兒子送走。而在吳協恩之前,吳仁寶已有三個兒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