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鯨魚─「光之使者」與減緩地球暖化的「保育尖兵」

2021-04-11 06:30

? 人氣

根據這項研究的推算,如果能讓海中的鯨魚恢復到工業捕鯨前之400萬至500萬頭(今日(2019年)僅略多於130萬頭)的數量,大鯨魚們每年可以捕捉15億40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這可比巴西一整年的碳排放量還要更多。(註九)此外若是再加上現代鯨魚所能帶來的其他經濟貢獻(如漁業發展和生態旅遊)的今日價值,保守估計,就大型鯨魚的各種活動來看,平均一隻大鯨魚的價值超過200萬美元,乘以目前的大鯨數量,總價值超過1兆美元。(註十)也就是說,加強保護鯨魚免受人為威脅,對人類、地球乃至鯨魚自身是都有好處的。科學家推算,單單20世紀,人類就至少捕殺了280萬頭鯨魚,某些物種,像是藍鯨,就只剩下過去的3%左右。要不是石油取代鯨油成為照明的主要能源,鯨魚可能早就滅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海水污染不但汙染鯨魚、也傷害了鯨魚的生存

但現代鯨魚除了遭受人類的獵捕威脅外,日趨惡化的海洋汙染與溫室效應也對鯨魚產生重大影響,例如鉻—鉻分為三價鉻與六價鉻,其中三價鉻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但六價鉻則具有毒性—也就是說攝食過多的六價鉻可能損傷人類的生殖系統與致癌,同樣的對鯨魚也一樣。除了鉻之外,鯨魚肉中還含有多氯聯苯、 鎘、鋁、鉻、鉛、銀、汞和鈦等有害物質,這些毒素的累積一樣會造成鯨魚生病、罹癌,甚至不孕,當然更不適合人類食用,因為單單吃下含汞的肉品便會使兒童發育遲緩、或罹患癌症。而溫室效應,不但使得兩極的冰層快速崩解融化,除了讓北極熊陷入滅絕的危機外,也會導致在北極活動的弓頭鯨中不能適應融冰而大量死亡。也就是說,鯨魚已經成為地球環保的另類指標,如何讓牠免受人為威脅而正常繁衍成長,恐怕才是未來人類社會應該嚴加思考的重要環境議題。

20210319-1861年4月刊登於美國《名利場》(Vanity Fair,又譯為:《浮華世界》)雜誌上的一幅漫畫。(筆者提供)
1861年4月刊登於美國《名利場》(Vanity Fair,又譯為:《浮華世界》)雜誌上的一幅漫畫。(筆者提供)

1861年4月刊登於美國《名利場》(Vanity Fair,又譯為:《浮華世界》)雜誌上的一幅漫畫—鯨魚為賓夕法尼亞州的台塔斯維爾(Titusville,位於賓夕凡尼亞州西北)發現油井舉辦盛大的慶祝酒會。大約在1850年以後,隨著海裡鯨魚數量逐漸減少,尋找鯨魚更耗時、更艱鉅、所耗費的成本也更高,光1820年到1860年,鯨魚售價便足足漲了將近10倍,而南北戰爭期間,主要為北方所有的鯨漁船為了怕遭到南方巡邏艦扣押,乾脆躲在港口不出海作業。戰爭期間,北方為了封鎖查爾斯頓(Charleston)和薩凡納(Savannah)的港口,購買了40艘的舊捕鯨船,並將它們裝滿石頭沉入海中,這使得捕鯨船隊的數量即使撐過戰爭的破壞,能夠留下來的,也只剩下一小部分而已,(註十一)因此人們亟需尋找一種可以取代鯨油的新能源。一般來說,一次為期3年捕鯨作業最多可帶來400桶的鯨油,而一口油井的日產量就達到3000桶。此後,捕鯨業一落千丈。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