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觀點:台灣躋身數位發展明星區,大陸還在突破區,係金ㄟ?

2021-03-22 06:40

? 人氣

筆者認為,中國「數位演進狀態」的評分,與智利、巴林、沙烏地阿拉伯不分軒輊,令人難以信服。(資料照,美聯社)

筆者認為,中國「數位演進狀態」的評分,與智利、巴林、沙烏地阿拉伯不分軒輊,令人難以信服。(資料照,美聯社)

2021年2月號的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翻譯了2020年12月18日HBR org數位板的一篇文章〈Which Economies Showed the Most Digital Progress in 2020?〉,探討2020年全球數十個國家數位進展的概況。文中,著墨台灣不多,但中文版的主標題卻「華麗轉身」為〈台灣躋身2020數位發展明星區〉,原標題卻成了副標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篇文章是美國塔夫斯大學弗萊契學院(Tufts University's Fletcher School)與萬事達卡(Mastercard)合作開發「數位演進記分卡」(Digital Evolution Scorecard)的3.0版摘要。數位演進計分卡3.0版附有互動式政策模擬器(interactive policy simulator),用「供給狀況」、「需求狀況」、「體制環境」,以及「創新與變革」等4項關鍵驅動因素的160項指標,分析了90個經濟體。

文章用2個面向來評估各個經濟體的表現:一是國家當前的數位化狀態,稱之為「數位演進狀態」;二是數位化長期演進發展的步調,稱之為「數位演進動能」,分別給予0到100的分數。前者是現狀的描述,後者則是過去12年的進步幅度。以「數位演進狀態」為縱軸,「數位演進動能」為橫軸,畫成一張數位星球「座標圖」。座標圖有4個象限(區塊),分別為明星區(Stand Out)、停滯區(Stall Out)、突破區(Break Out)與警示區(Watch Out)。

數位演進記分卡評分標準

明星區裡共有13個國家,13國的「數位演進動能」指標,都沒超過60分,若按「數位演進狀態」由高到低,依次為新加坡、美國、香港、南韓、台灣、德國、愛沙尼亞、以色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馬來西亞、捷克、立陶宛、卡達。

奇怪的是,全球公認最能掌握後進開發優勢、移動通訊最早超過固網通訊、最早推動移動支付、數位App最普及、擁有5G專利最多的國家—中國,竟然不在明星區群組裏頭。仔細一看,原來,中國被列在突破區裡!中國的「數位演進動能」(進步幅度)評分,是全球唯一超過80分的國家,而它的「數位演進狀態」(數位建設現狀),略低於明星區的卡達?屈居於突破區?

不僅如此,在突破區裡,中國「數位演進狀態」的評分,竟然和智利、巴林、沙烏地阿拉伯不分軒輊?無論如何,這是很難讓人信服的!

我們手邊沒有「數位演進記分卡」的原始評比標準和分數,但根據作者揭示,能夠名列明星群國家,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優先推動了下列事項:

1. 拓展數位消費者工具的採用,如電子商務、數位支付、娛樂等。

2. 吸引、訓練、留任數位人才。

3. 培育數位新創事業。

4. 提供快速、普及、固網(例如光纖)和行動寬頻網際網路連網服務。

5. 專精於數位商品、服務或媒體的出口。

6. 協調大學、企業和數位主管機關之間的創新活動。

依據上述的「標準」,我們不能不懷疑,像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馬來西亞、捷克、甚至美國,這些國家在第1項、第4項和第5項的數位演進現狀,真有超越中國的表現嗎?捷克的數位演進狀態真要強過中國,捷克議長就無須千里迢迢跑來台灣接受口罩生產線的捐贈了!捐贈生產線的台灣廠商,也不需派員協助捷克安裝機器了!而海峽兩岸的人心裡都很明白,在電子商務、行動支付、數位媒體、娛樂、甚至是數位典藏、遠距教學、數位旅遊、網路交友等的發展,台灣遠遠落在大陸之後!

當然,如果「數位演進記分卡」的評分方式,加權計入了各國的人口總數和國土面積,用「人均」、「每10萬人」或「每平方公里」作為評比標準,那又另當別論了!

越南與英國現象的觀察謬誤

這篇文章還有一個頗為矛盾的觀點。

他們比對各國的數位演進評分,以及2019年第2季到2020年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萎縮比率(經過通膨調整)。結果發現:數位演進的得分越高,經濟從疫情的破壞中復原的力道更強。整體來說,國家的數位演進程度,至少能解釋20%的經濟復原力,或是緩衝能力,以對抗疫情大流行帶來的經濟衝擊。

但作者也指出,這項結果並非沒有例外。越南和英國就是一個例外。

越南的數位演進得分甚低,但疫情大流行對該國經濟的衝擊,低於預期。且越南是今年東南亞經濟成長唯一上軌道的國家。作者的解釋是因為政府透過積極的預防措施,控制病毒蔓延。而中國的製造業因中美貿易衝突轉移到越南市場,也有助於越南在這次危機期間維持經濟成長。

英國的數位演進程度高,但和數位演進程度低的印度、盧安達同樣經歷經濟衰退。作者認為,這不只是因為英國政府對疫情的回應失當,也是因為英國經濟結構中觀光業比例高,容易因維持社交距離和封鎖措施,而遭受重創。

討論數位演進得分和疫情控制、經濟復甦間的相關性時,作者對於越南和英國「例外」個案的「觀察」,頗有創意。然而,這樣的觀察似乎遺失了某些變項,因而造成了或可稱之為「統計相關的誤謬」。事實上,疫情控制與經濟復甦是否相關,某些變項,如人種、民族對政令的服從性、個人主義、甚至是國家的地理位置、緯度的解釋力,極可能高於該國數位演進程度的解釋力。

當年,教授我外交史的李定一教授常說:如果,你將吃米飯和吃麵食做為是否罹癌的研究變項,或許會發現,吃飯的,罹癌的比例比較低。但是,這是濫用統計相關的誤謬!

忽視中國表現

作者對例外的觀察,還有另一個明顯的誤謬。那就是美國。美國的數位演進得分,高分落在明星區,但眾所周知,美國無論在防疫表現還是經濟復甦而言,表現都屬全球末段班。而作者對此一例外,完全不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美國的數位演進程度,無法解釋20%的經濟復原力?還是美國人也有著「家醜不外揚」的美德?

不知是不是因為愛國心的影響,作者在比較明星區和突破區國家的數位演進和經濟復原力的相關性時,也不經意地流露出了對中國的「愛恨交織」的潛意識。

作者舉台灣和南韓為例,說明疫情期間某些經濟體利用優越的數位演進程度,進行接觸史追蹤、曝露辨識、數據蒐集和提供公共衛生訊息,因而把經濟動盪減少到最低。事實上,做為客觀的研究者,既然提到台灣和南韓利用數位優勢進行防疫工作,怎能漏掉中國大陸的表現呢?

儘管,作者在另一段落裡,稱讚中國在行動服務應用方面,領先全球,將其成績歸功於4G基礎設施的大量投資,並結合競爭激烈的行動裝置市場,包括小米、OPPO、華為和VIVO。卻絕「筆」不提中國如何在第一時間就啟動5G、遠距紅外線量測體溫監控社區、利用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進行糧食及醫藥資源的配送等的數位防疫措施。

上述「揚美抑中」的分析,頗有故意忽視中國在數位演進狀態和進度傑出表現之嫌,不知是因為作者不熟悉亞太及中國事務?還是因為原本專長國際政治、外交事務的弗萊契學院涉足這塊領域時間太短,功力不足?是資助論文的信用卡集團的原始數據偏頗?還是正當中美貿易、5G科技衝突之際,學術工作者被迫要兼顧政治正確?

無論是甚麼原因,外國的月亮未必圓!外國人寫的論文也未必好!瀏覽閱讀之餘,我們還需保有分析批判的能力,也應常存自知之明,莫讓膨脹的自我遮掩了真相。像是中文版的哈佛商業評論,刻意將大標題改為〈台灣躋身2020數位發展明星區〉,大可不必,也認真不得。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朝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