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五雙就有一雙出自它,全球足球鞋大王解密

2021-03-24 08:30

? 人氣

三來,量少。由於足球鞋非日常生活可穿,市場也相對小眾。研究顯示,全球運動鞋的年產量大約是242億雙,足球鞋卻僅占1億雙左右,占比連0.5%都不到,偏偏它又因為耗損率高,球員更換極快,因此技術再怎麼好,也很難大幅抬高售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就是全球沒有其他廠『專門做足球鞋』,幾乎都只當成產品線一部分的原因。我可以做好幾億雙(運動鞋)的生意,做你那個幾千萬雙(足球鞋)的幹什麼?」陳維家笑道。

但,也正因為這是個冷灶,讓志強在眾多鞋廠老大哥中,找到立足之地。

志強花了3年的時間摸索製程,2003年,Adidas為了分散製造地,到越南尋找供應商。它是當地唯一一家專門開發足球鞋者,雀屏中選。

不料,這卻是他跟股東分道揚鑣的開始。(延伸閱讀:不裁員、不換血!被宏碁「賣掉」的人回鍋,救活10年零成長公司

邊執行邊安撫 老幹部雖拆夥卻站穩趨勢

除了必須滿足品牌客戶對於量產能力的要求之外,更要理解品牌客戶對於代工廠的「額外」要求,才能擠入品牌代工這個窄門。

「簡單說,就是得跟上這些大品牌的腳步,開始做ESG(編按:分別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陳維家直言,如今ESG概念早已深入企業核心;但在18年前,連他自己都沒聽過這個詞,要中小型傳產管理層接受這些改變,可說難上加難。

例如,要改善勞工環境。以前,越南的工廠非常簡陋,平均200個人才蓋一間廁所。如今,品牌明文規定,80個人就必須設一間廁所,光蓋廁所數量就得多出1.5倍,還要加蓋醫護室、托兒所、採買救護車等,全都是沒想過的額外支出。

又例如,品牌除了ESG,還同步推行精實管理(Lean Management)。

為了精準掌握每條產線的情況,做即時監測、數據分析等,光是原本的一條大產線,就被細拆成兩條小產線做為對照組,這代表設備得多買一倍,工廠幾乎全部翻新,花了超過新台幣30億元,約是他現在資本額的1.7倍。

站在品牌方立場,做這些事理所當然,但是,對於鞋廠來說,這會讓生產成本全面提高,還沒接到訂單,就得先花一筆錢,多數鞋廠老闆都不願意投入資源。

「你想,本來今年賺了10億可以大家分,結果突然得花5億去蓋廠,之後還連續3年不能分(潤),老幹部會不會吵著離開?」陳維家坦言,這段是他創業迄今最痛苦的時刻。不做,之後恐再也拿不到大品牌訂單;做了,又會面臨元老團隊的分崩離析。

這種拉扯,就在他「邊執行邊安撫」的情況下維持了3年,最終以股東拆夥、由6人銳減為2人作結,就連當初帶他入行的鞋業師傅,也在離開之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