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盲點第一步:正確理解現實,再行動《思考的框架》書摘(1)

2021-03-28 04:30

? 人氣

要建立並且維持能力圈,有三項關鍵:保持好奇心與學習動力、誠實記錄,以及主動尋求回饋。(圖/Pixabay)

要建立並且維持能力圈,有三項關鍵:保持好奇心與學習動力、誠實記錄,以及主動尋求回饋。(圖/Pixabay)

延伸自己的能力圈,累積別人偷不走的內行人深度知識

想像一下,有個老人一輩子都住在一個小鎮,他是在地長老(Lifer)。小鎮發生的事他都瞭若指掌。他知道鎮上每個人的家世背景、工作收入和社會地位。他知道屍體埋在哪裡、誰埋的;他知道誰欠誰錢,誰和誰處得來;他知道市長上次逃稅;他知道小鎮淹水時水淹到多高,他很清楚誰有幫忙,誰沒伸出援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在,想像一個外地人(Stranger)從大城市來到小鎮。在幾天之內,他見了市長、警長、調酒師和店家,生活沒碰到什麼大問題。外地人堅信自己掌握的知識已經足夠讓他在小鎮做生意。但這是一種錯誤的自信,可能導致他面臨比預期更高的風險。沒有完全了解小鎮的歷史,他如何確定自己選的土地適合開發?怎樣的價格才算合理? 

和長老相比,外地人真正掌握了什麼知識?長老腦中的詳細知識網與外地人腦中的表面知識,兩者之間的差別就是在能力圈的內與外。對於複雜領域的知識是無法假裝的,長老可以立刻考倒外地人,反之則不行。只要長老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內,他永遠都會比較了解現實狀況,也因此有利於決策。他擁有的知識,讓他可以靈活應對挑戰,對每個問題都可能想出不只一個解決方案。這種深度的了解也可以提高效率,因為他可以看清楚問題的全貌,能迅速排除錯誤的選擇。

「長老vs.外地人」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界定自己在哪些領域是內行人,在哪些領域是門外漢。沒有明確的清單能驗證能力圈,但如果沒有累積至少幾年的領域知識與失敗經驗,就不能算是領域老手。

此外,能力圈不是靜態的,一旦獲得就能一勞永逸。世界是動態的,知識會不斷更新,能力圈也必須持續更新。要建立並且維持能力圈,有三項關鍵:保持好奇心與學習動力、誠實記錄,以及主動尋求回饋。

如何讓孩子自發地學習呢?(圖/LucéliaRibeiro@flickr)
有三項關鍵:保持好奇心與學習動力、誠實記錄,以及主動尋求回饋。(圖/LucéliaRibeiro@flickr)

首先,你必須樂於學習。經驗與反思的交匯處,就會產生學習。你可以從自己的經驗中學,也可以從別人的經驗中學。靠自己學習,費時又費力,因為你只有自己一人。從他人的經驗中學習,更有效率。你必須永遠對自己的能力圈保持好奇,不斷試圖找出可以幫助你擴展和強化能力圈的新知。

第二,記錄自己的表現,要有勇氣誠實記錄,才能真正讓自己受益。研究顯示,多數人都是比自認的還更糟糕的駕駛、情人、主管、商人及許多其他角色。我們會過度自信,是因為無法做到誠實的自我回饋,因為我們不是真的想知道自己的優缺點。自尊心讓我們無法更確實的理解真實狀況。

想投資股票,就需要記錄詳細的交易日誌;擔任管理職,就需要觀察並按時記錄你的決策結果,並根據你想達到的目標來進行評估。你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的失敗,才有辦法反思並從中學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