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兄癌逝、父失智、情人自殺 郭強生靠文學「倖存」:你以為愛是什麼?

2021-03-14 10:20

? 人氣

如今他已轉任台北教育大學、從花蓮搬回永和,每天見到父親,第一件事就是握起手問:「爸爸好不好?今天好不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後世界上有什麼人,可以我想到就把他的手抓過來握?沒有了啊。」郭強生反問,難道可以隨便拉服務生的手嗎?「只有你的小孩、伴侶跟父母,可以隨時想握就過來握,對我來講,現在家就是那一雙手的握感,一雙你隨時可以拉過來,想握就握的手。」

不再怕精選集變告別作 「我不知道還能活多久」

其實寫《何不認真來悲傷》時,也有出版社邀郭強生出精選集,但他害怕,這部作品就此變成文壇告別作,直到寫罷《尋琴者》之後,他終於看開,「因為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

哥哥罹癌後做了基因分析,說有家族遺傳的特徵,「手足之間發病的機率極高」,哥哥辭世時61歲,母親過世則是68歲,郭強生今年已經56歲,「馬上要衝向60了,我還剩幾年?所以有些糾結的就不糾結了。」
 

20210305-專訪作家郭強生 。(柯承惠攝)
作家郭強生在散文集《何不認真來悲傷》中一一陳述過往傷痛 。(柯承惠攝)

《甜蜜與卑微》是他40年來每一段生命足跡的回顧。郭強生認為,精選集也要當成創作,不是選一堆文章就好,於是他捨棄傳統的寫作順序、年表,把長篇小說概念帶入,讓文章彼此呼應、烘托,開頭起自〈回聲〉,寫一個小男孩無意間窺探大人世界的秘密,「有點暗示這是講成長的長篇故事。」

郭強生接著點破,中段的編排看似寫都市,但故事主角有攝影師、室內設計師還有盲人,其實是談觀看世界的方式,再接下來的部分看似講同志,「但其實是觀看自己,看了世界之後,回來觀看自己。」

最終章郭強生回到起點,從《作伴》裡選了〈作伴〉。他說,太多讀者問過他,為什麼是這一年出精選?「你叫我怎麼解釋?因為我寫作40年」,換做20、30年前,他寫不出《尋琴者》,也不會有《甜蜜與卑微》。

被愛總要承擔責任 「你接收了,還不了怎麼辦?」

如今郭強生對人生已經轉化出另一種韌性。他說最近總覺得,怎麼每個人都在說自己沒人愛,「但有沒有想過,你每接受一份愛,就是多接受一份責任?那麼渴望愛,你以為愛是什麼東西?」

寫《何不認真來悲傷》時,他所有以為的愛都已經消失、死亡、背叛,「難道我注定要永遠活在被拋棄的狀態?但那時能活過來,我也體認到,所有愛背後的責任我都嚐到了,不要再渴望別人怎麼樣對你,你還不了怎麼辦?」

郭強生《何不認真來悲傷》、陳芳明《革命與詩》圖書類散文金典獎。(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
2016年,作家郭強生《何不認真來悲傷》、陳芳明《革命與詩》獲得圖書類散文金典獎。(資料照,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

他最後點出《甜蜜與卑微》的另一個主題,拋棄與留下,「我的人生是被拋棄了,還是留下來?這就是一念之間的選擇。」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