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大林蒲是迫遷,民進黨莫以話術黑化居民

2021-03-08 06:00

? 人氣

筆者認為,若站在村民視角來看,就會發現原來大林蒲人40年來一直爭取的是改善空污、改善居住環境等訴求,從沒提過、也沒想過要遷村。(資料照,甘岱民攝)

筆者認為,若站在村民視角來看,就會發現原來大林蒲人40年來一直爭取的是改善空污、改善居住環境等訴求,從沒提過、也沒想過要遷村。(資料照,甘岱民攝)

有一種好,叫做政府覺得對你好。大林蒲遷村草案公布,政府擺出「恩澤浩蕩」臉孔,不斷說提出的條件多麼優渥、多麼為民設想。雖然政府一再重申「1坪換1坪」、「遷村不負債」、「遷村條件比紅毛港好」、「未來遷村地環境好升值空間大」等保證,但這些說詞未讓大林蒲居民欣然買單,反在228連假還由里長召開六里聯合大會匯整意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外界也許不解,無論從預算規模、土地及建物補償各方面來看,遷村條件都非常優厚,為何居民還不滿意?為何政府都已經仁至義盡、遷村讓利已讓無可讓的,村民為何還不「配合政府趕緊遷一遷?」居民到底還想要什麼?

這些質疑基本上起於對大林蒲遷村過程的錯誤認知,對大林蒲居民鄉土情感的錯誤理解,以及對時空條件的錯誤評估。絕大多數人看到政府精緻專業的大內宣後,不自覺就站在政府視角來看待遷村,少有人會從大林蒲居民視角出發。站在村民視角,就會發現原來大林蒲人40年來一直爭取的是改善空污、改善居住環境等訴求,從沒提過、也沒想過要遷村,是政府「解決不了大林蒲人提出的居住正義問題,於是轉而解決提出問題的大林蒲人」在2017年4月設計了遷村意願普查,才引發了後續一連串的遷村行動。

大林蒲初發心只是要求改善環境,最後卻被政府導向了遷村,這是與紅毛港遷村的最核心區別。想了解大林蒲居民為何對政府提出的條件無法接受?居民為何有那麼多面向的需求?這些問題都必須這個核心差異出發,以居民視角看遷村問題,才能找到真正答案。

大林蒲遷村安置地區現況照片。(圖/大林蒲遷村專案辦公室提供)
大林蒲遷村安置地區現況照片。(圖/大林蒲遷村專案辦公室提供)

大林蒲居民初心在於改善環境

大林蒲、紅毛港都曾是旗津半島的一部分,1967年高雄港為開闢第二港口才使紅毛港與旗津中洲地區分隔,紅毛港也在1968年因為被劃入工業區或港區而實施禁建、計劃遷村,只因經費問題直到2008年才完成遷村,因此紅毛港人40年來都有遷村的心理準備。但大林蒲不同,這裡一開始就沒有要遷村,50幾年來沒有禁限建,大家從來沒想過要離開這裡,世代永遠居住在這塊百年故土是所有人的心願。幾十年來,大林蒲人提出的是改善空污、降低工業工安事故、出入交通安全等卑微訴求,從來沒有主動提出遷村要求。

政府無法要求工業資本家,轉而要求居民遷村

面對大林蒲居民的環境正義、居住正義要求,政府限制不了工業大資本家,反而讓煙囪數量年復一年增加、如今已達891隻之多。空污排放量居高不下,把大林蒲團團包圍的工業區廠商工安事故也不見減少,大型貨櫃車、拖板車每天和居民爭道……這些居民說了又說、爭了又爭的老問題,政府和國家扶植的大企業都沒能力解決。既然解決不了製造問題的大企業、大廠商,於是,政府就回過頭來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動起大林蒲遷村的腦筋。

被迫贊成遷村不等與要求遷村

大林蒲之所以有遷村之議,起於高雄市長陳菊在2015年成立了大林蒲沿海六里遷村推動評估小組,並於2016年1月啟動遷村意願,獲得77.7%贊成遷村的結果。行政院長林全接著在11月南下高雄與居民溝通,隨後在12月展開正式的的遷村意願普查,獲89%贊成遷村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被動贊成遷村」與「主動要求遷村」是兩回事,居民贊成遷村的數字再高,代表的只是對政府改善環境能力的徹底絕望、對居住空間嚴重惡化的氣憤,代表村民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接受這個斷根式的遷村選項。

拿遷村條件比紅毛港、桃園航空城好,令人憤怒的話術

走,是因為不得不走。政府為遷村後的日子描繪了一個美好未來,空氣好、環境好、交通好、學校公園綠地警察消防一切好好好……。然而這些看似為民著想的恩澤,在許多居民心裡卻不作如此想,他們認為,臨海的大林蒲有海風、有落日、有溫暖的土地人情,若不是後來被工業區和煙囪包圍,哪裡有地方比大林蒲好?現在政府一再指出,大林蒲當地土地市價約每坪7到9萬元,安置地區土地市價則約每坪28到35萬元不等,遷村1坪換1坪,馬上就能換得高價值土地、未來還有發展及上漲空間……。這些官僚話術誤導了社會,讓外界以為大林蒲人不知好歹,這麼好的條件還不快搬?但政府大官有沒想過,若工業與煙囪不來,經過50年的發展,大林蒲如今地價會只有每坪7到9萬元之間嗎?政府偷換概念,掩飾的是自己的無能,卻倒過頭來擺出讓利於民的臉孔出來,如何能獲民眾支持?

議員蔡武宏於議會大門前手拿抗議標語質詢,要求市府先啟用空污基金補償居民,再來談大林蒲遷村。(圖/徐炳文攝)
議員蔡武宏於議會大門前手拿抗議標語質詢,要求市府先啟用空污基金補償居民,再來談大林蒲遷村。(圖/徐炳文攝)

居民對茫茫前途的恐懼

遷村不是從一個地方遷到另一個地方而已,它遷變的是不同的生活空間與生活模式。換個地方活,一方面要割捨過去的情感,一方面要承接未知的未來,居民當然有疑慮、恐懼,當然想在最有保障的情況下才遷村。於是我們看到,就算政府說遷村有3大優惠、6大配套,是法規裡最優惠,也比紅毛港、航空城好,不會讓居民因遷村而負債……。然而,不負債只是最低要求,在政府自己覺得已窮盡法令規定之一切可能而尋找出最佳方案而沾沾自喜時,居民卻仍是覺得未來未獲保障而心懷恐懼。在這種相對落差下,民進黨政府一再展現自己的大度,一再做大內宣,有用嗎?

民進黨政府從自己的角度,已經仁至義盡,但從居民角度看,真的是問題一堆、誠意不足。比如在國民黨馬英九政府估計遷村費用共需要700億元,民進黨執政後卻減到589億,為何縮水?居民至今等不到答案。再如大林蒲成村在前、工業污染包圍在後,如今村落讓位給工業,除了政府遷地補償,禍首的工業財團們不必賠償居民50幾年的健康損失嗎?其他如建蔽率、建物補償、租屋補助、無房無土地者補償等,從居民角度看都有問題。

民進黨政府別再宣傳遷村草案多好多優了,沒把居民心聲聽進去,沒從居民角度思考問題,只想著公事公辦、完成遷村然後讓地給工業財團,大林蒲遷村不會那麼順利。

*作者為高雄市議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