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鴻觀點:疫苗來了!你要打嗎?

2021-03-05 06:50

? 人氣

實際上,在美國,研究尤其建議黑人醫師,包括與歷史上黑人醫療機構有聯繫的醫師,應該有「關鍵的聲音」。同樣,應該將來自共和黨傾向州的備受推崇的醫療機構的醫師納入這些州的工作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媒體應強調疫苗副作用相對罕見

疫苗接種計劃可以特別強調疫苗具有強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醫師還可以進一步提供有關減輕過敏或慢性病病人風險的訊息,這些訊息可能會影響人們對安全性的擔憂。同時,包括社交媒體在內的媒體可能會頻繁報導少數發生嚴重副作用的人,從而可能會破壞對疫苗安全性的認識。因此,記者或媒體應該強調這些副作用的相對是少數的、稀有的。

此外,對於許多需要疫苗的人來說,「恢復正常生活」的動機至關重要。儘管我們必須解釋說,在廣泛採用疫苗之前,在公眾聚集的場合仍將需要採取諸如戴口罩之類的預防措施,但在鼓勵疫苗施打原則下,積極訊息可以指出,疫苗接種確實可以促進重返日常活動(例如與朋友見面)和家人或在辦公室工作。同時對於需要兩次劑量的疫苗特別提出重要的提醒,以防止在第二次劑量之前脫鉤。

疫苗是新冠防疫成敗關鍵,但不是萬靈丹

沒錯!疫苗是新冠防疫後半場的成敗關鍵,但是,不是萬靈丹。何況新冠病毒變種越來越多越兇,即便疫苗能夠保證相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並且及時運輸到世界各地,要達到終止新冠疫情的目標,國際社會依然面臨巨大的挑戰,比如社會經濟上的不平等,反疫苗運動也是可能阻礙疫苗推廣的重要因素。

去年9月份美國的調查顯示,在1萬多名美國成年人中,有49%表示不會接種新冠疫苗,現在可能有所改善,但民眾對於疫苗的態度,反感和猶豫,都是諸多不確定性中的一種。

台灣除了持續洽購及研發疫苗之外,醫護人員在第一批疫苗開始登台之後,應該擔負起疫苗的病人教育工作,提高疫苗的施打覆蓋率。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作品集請參看JOE書房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春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