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鴻觀點:疫苗來了!你要打嗎?

2021-03-05 06:50

? 人氣

例如,使用其他措詞進行的民意測驗也顯示出類似的模式,很大比例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某種程度上」可能會接種疫苗。但是來自政治民意調查的證據顯示,那些說自己「可能」或「有些可能」採取行動的人並不總是這樣做。而且,許多人在提供選擇時說,他們「不確定」,或者他們將「等到一段時間後才能看到它對其他人先施打的人效果如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此,儘管大多數美國人有可能施打疫苗,但顯然仍有許多人還未下定決心。他們在等待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收到的信息才會做出他們的決定。

Gillian K. Steel Fisher博士等人研究認為,為了幫助激勵公眾,鼓勵民眾施打疫苗的資訊應針對這些民意測驗中顯而易見的三個主要民意特徵,加強衛教。這些建議也可以做為即將開始施打疫苗的台灣重要的參考,陳時中、醫界,尤其是台灣的公衛、防疫專家,都要開始動起來,否則疫苗放到過期沒人打就暴殄天物了。

英國的醫護人員正在為民眾接種新冠疫苗。(美聯社)
英國的醫護人員正在為民眾接種新冠疫苗。(美聯社)

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說服民眾施打關鍵

首先,儘管在美國有關新冠疫苗更廣泛的文獻指出,感知的有效性都超過六成、七成甚至九成,這對鼓勵民眾施打正是一個重要動機,但民意調查結果警告, 很多人更擔心自己或許會落在那一成、三成或四成的非保護力之外,而對施打疫苗不夠積極。因此,醫師有必要強調疫苗的有效性,告訴病人施打疫苗無論是第一或第二劑,相較於完全不打疫苗,二者之間的差異何在,以此來鼓勵民眾接受施打。

其次,民意調查顯示,疫苗施打的安全性是個人決策中的關鍵考慮因素。安全相關問題始終是民意調查中猶豫不決的新冠疫苗接種的主要原因,例如,美國最近一次民意調查中有71%的受訪者表示擔心副作用。

但是,儘管強調信任機構在提供相關信息方面的作用,但民意測驗表明,關於安全的技術信息來源並未得到高度信任。具體來說,媒體或製藥公司對提供新冠疫苗信息的信任度有限:分別只有16%和2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這些組織「非常/相當多」的信任提供此類信息。公眾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供的信息也只有中等信任度。

你一定有類似的經驗,我們從醫院拿到的藥物,如果是盒裝的裡面會有藥品說明書。按規定,藥品說明書要詳細載明藥品的各種副作用。如果你真的細讀了這一大張密密麻麻的文字,你很有可能就不敢吃這個藥了。但是,越來越多的人信任自己的醫師甚至醫療專業人員。這一發現與對其他健康信息的民意調查是一致的,該調查表明,與其他來源(包括民選官員,政府機構和醫學科學家)相比,醫師通常更受信任或看好。

提高接種疫苗意願,醫護要因材施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春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