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上士之死》川普有權下令軍隊對外國動武嗎?

2017-10-30 17:40

? 人氣

美軍特種部隊與尼日軍隊在尼日北部鄰近蘇丹邊界進行例行巡邏時,遭遇突襲,造成4名「綠扁帽」部隊軍人喪生。(美聯社)

美軍特種部隊與尼日軍隊在尼日北部鄰近蘇丹邊界進行例行巡邏時,遭遇突襲,造成4名「綠扁帽」部隊軍人喪生。(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和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將出席國會聽證會,接受議員質詢有關美國在非洲國家尼日(Niger)針對極端組織的軍事行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聽證會由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在周一(10月30日)召開,外界預計議員將詢問有關美國總統下令發動戰爭的權利。這將是美國當局首次在公開場合,就美國總統這個權利進行辯論。

外界也留意到,委員會主席是參議員考克(Bob Corker),他近日與總統川普在社交網站上多次隔空對罵。

聽證會將集中討論2001年通過的「授權作戰法案」(AUMF),美國國會在2001年「9·11」襲擊後通過這個法案。

為什麼「授權作戰法案」如此重要、如此備受爭議?

美國總統下令展開軍事行動的權利,就是來自這份法案。

美國總統身為三軍統帥,本身就有權力下令軍隊展開行動,但美國憲法規定如果要向某一個目標宣戰,並作長時間的戰鬥,必須得到國會授權。

「9·11」襲擊後,白宮的官員找到一個可以讓他們迴避這個限制的方法,國會議員當時也通過法案,讓時任總統喬治·布希消滅極端組織「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在2002年,國會議員再通過一個法案,授權布希向伊拉克宣戰。

隨著事態發展,這些來自國會的授權似乎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康奈爾法學院(Cornell Law School)教授奧林(Jens David Ohlin)認為,法案只寫著「摧毀基地」。

水陸兩用坦克車
有美國參議員坦言,自己也不知道原來美國在非洲派駐了上千名士兵

前總統歐巴馬在任時堅稱,雖然起草這些法案時,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尚未出現,但它們都有給予他足夠權力,執行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

奧林認為,這些法案的授權已經過時,但歐巴馬和川普分別都硬把授權擴大,把自己下令的軍事行動都擠進法案授權的範圍。

在沒有發生意外的時候,公眾大多都不會理會總統究竟有什麼權力,也不會理會軍事行動的詳情。

但十月早些時候正正發生了意外。三名美國軍隊上士:布萊克(Bryan Black)、約翰遜(Jeremiah Johnson)和賴特(Dustin Wright)和一名中士戴維·約翰遜(La David Johnson)在尼日執行任務期間殉職。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學者馬洛(Melanie Marlowe)對美國總統的權利撰寫了多篇文章。他指消息傳出後,許多人都在問:我們究竟在尼日幹什麼?

連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也大惑不解。他在電視說,他根本不知道原來美國在尼日派駐了千多名士兵。

這些美國士兵在西非負責訓練當地士兵,讓他們可以更有效地打擊當地的極端分子。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向傳媒透露數名士兵在尼日爾殉職的詳情
美國軍方在該數名美國士兵在尼日殉職後兩個星期,舉行記者會向傳媒透露詳情

而參議員和公眾都想知道,為什麼這些美國士兵要在非洲偏遠的角落戰鬥至死,也想要知道他們這樣做對美國國家利益有何幫助。

在周一舉行的聽證會中,提勒森和馬提斯將回答這些問題。聽證會也會檢視總統有沒有權力向世界其他國家派兵。

需要一份新的「授權作戰法案」嗎?

許多人都覺得需要。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在九月曾經嘗試推動廢除這些授權。他指這些法案讓總統隨時在世上任何地方發動戰爭。

大多數參議員都認為,最低程度上,這個授權都應該更新一下。他們認為一個更新的法案會讓總統和公眾都更了解他們的目的,以及達成這些目的的方法。

白宮的官員也曾經指,他們會支持一個新的法案。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
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曾表示,希望更新授權美國總統動武的法案

今年早些時候,馬提斯曾向參議員指,新的法案將有助團結打擊極端組織的力量。他說,那將會證明「美國人的決心」。但參議員尚未就新法案的內容達成共識。

一些人認為,新法案應該為軍事行動設下時限,也應明顯地列出總統可以在哪些國家執行行動;有些則認為新法案應從軍事行動的規模方面設限。

新「授權作戰法案」有多大可能獲得通過?

雖然現時的「授權作戰法案」有問題,現在來說,它還是獲得了保留。

新的法案在短期內似乎也不會獲得通過,因為起草新的授權法案前,總統、議員和公眾都必須就美國該如何發動戰爭取得共識。

這是一個範圍十分廣泛的議題,周一的聽證會將圍繞這個議題進行辯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