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好奇心到哪裡去了?從IB學習者圖像談起

2021-03-15 05:50

? 人氣

比起一群會寫程式的學生,若能有一群好奇的學生,教育就自然成功一半,國家的未來才有希望。(取自pixabay)

比起一群會寫程式的學生,若能有一群好奇的學生,教育就自然成功一半,國家的未來才有希望。(取自pixabay)

新聞報導上說到台北市教育當局,計畫以IB教育(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來推動「雙語教育」,如果屬實,不知道應該用哪一個形容詞來回應:指鹿為馬、張冠李戴、馮京當馬涼、殺雞用牛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可能因IB原文裡面有個「International」的字,不少人就扯上了「國際教育」甚至「雙語教育」。事實上IB教育是一個以素養為導向的全人教育(前文〈他山之石探素養〉已略說明),IB教育之所以能在全球快速發展,不是因為有「國際」二字,更絕對不會是因為「雙語教育」。而是因為IB教育是個複雜並有效的系統,從學生如何學、到老師如何教,真正的是在建構終身學習者,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IB教育的核心是學習者(Learner),含跨幼兒到高中以及職業類別,高中畢業生獲得全球頂尖大學的歡迎,但千萬不要將IB教育誤用為申請大學的工具。IB教育的宗旨(Mission)是要培養終身學習者一個重要的態度:在不同時空背景中,知道他人有可能是對的(understand that other people, with their differences, can also be right)。當討論IB教育如果不談「IB學習者圖像」(IB Learner Profile),就完全失去了IB教育的重點。

IB學習者圖像

「IB學習者圖像」有10個項目,分別是「探究者」、「知識淵博的人」、「思考者」、「交流者」、「有原則的人」、「胸襟開闊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勇於嘗試的人」、「全面發展的人」、「反思者」。簡單來說,「IB學習者圖像」就是IB教育期待學生所具有的素養與技能。

其中第1項目的「探究者」(Inquirers),不少人可能因為有「探究」二字,立刻會試圖套上目前如火如荼的「探究式教學法」,接著就會磨拳擦掌的討論方法、工具等等。然而「IB學習者圖像」不能單看字面的意思,每一項目都有一段說明。在「探究者」說明中特別強調:「我們持續培養自己的好奇心」(we nurture our curiosity),以及「終身保持對學習的熱愛」(sustain our love of learning throughout life)。

英文字典中論及好奇心(curiosity),其同義字有好管閒事、愛追問(nosy),亦可是刺探、打聽(prying),且甚至會因行為唐突而干擾他人。而培養(nurture)有別於天生(nature),強調的是一個長期過程,如同小孩或植物的養成,是需要長時間的扶養與澆灌。試想,如果學生每天如「包打聽」一樣精神奕奕的來上學,又像「狗仔隊」一樣的主動追根究柢找尋答案,那老師的日子會是多麼快樂!

小孩 思考 疑惑 外國小孩 困惑 問題(圖/photoAC)
「IB學習者圖像」其中一項目「探究者」,強調的是一個長期培養過程,如同小孩或植物的養成,是需要長時間的扶養與澆灌。(取自photoAC)

被消磨的好奇心

但事實卻好像並非如此,不少教室裡觀察到,發現當老師問問題的時候,經常會是靜默無聲,學生目光渙散,而且越高年級情形越明顯。原因不難想像,當學生的學習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排名、考試、家長、老師、升學、班級地位……,學生認定了學習就是寫作業或準備考試,所以每天按照聯絡簿進行所謂的學習,慣性的遵從老師一個命令一個動作。因為當作業做完,學習就結束了,所以考試考完,學習也就還給老師了。如果按著脈絡去思考,也就不難了解學生為甚麼逃離學習、放棄學習,因為沒有原動力了。

顯然的,好奇心在學生的學習歷程裡面似乎毫無立足之地。查詢全國博碩士論文,研究「好奇心」的教育領域論文篇數,多年來只有個位數,但是熱門的「運算思維」近年就有80篇論文之多,顯示出教育界對好奇心的關注,大概止於嘴邊呼口號而已,沒有具體的行動。奉勸教育政、學界等上位者,應該積極的研究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如何避免學習熱情消失。這不是烏托邦的理倫,線上遊戲廠商早就邀請專家研究,如何以好奇心保持玩家的興趣。

終身學習者通常都擁有熱愛學習的特質,然而要能形塑積極主動的學習者,好奇心是一關鍵原動力。西方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就有專家學者開始研究「好奇心」,有研究顯示好奇心強的孩童,智力測驗表現佳,也發現好奇心不僅與創新有重要關聯,好奇心可以增強毅力。雖然人與生俱來擁有的好奇心多寡不定,但觀察發現4歲的小孩每天可以問到300多個問題,如能善加誘導,開展探索研究的必要技能,建立其學習的獨立自主性,必能培養如牛頓一般,不僅好奇且博學多聞的學習者。

學生、讀書、考試、上課。(圖/pixabay)
當學生的學習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考試、家長、升學等原因,學生便會慣性的遵從老師命令。因此,當作業做完,學習就結束了,考試考完,學習也就還給老師了。(取自pixabay)

對甚麼東西會好奇,某種程度似乎也會受到文化的影響。例如,國人深愛美食,連見面都是彼此問候「吃飽飯了嗎?」。每當有人論及哪兒有便宜又大碗的美食,相信多數國人無論身處何地,都會立刻豎起耳朵專心聽,然後心中盤算何時也要去試試。但是如果在捷運上看到一群人熱烈討論莎士比亞,或是口沫橫飛的辯論孔孟,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甚至不耐。然而有趣的是,據核磁共振研究的顯示,飢餓感和好奇心是由相同的大腦區域驅動的,好奇心應該就如想吃美食一樣的平常,但是學生的好奇心到哪裡去了呢?

在今日教學現場大家忙東忙西,卻找不到學生的好奇心,教育者不妨應先捫心自問,自己的好奇心還在嗎?再反思有沒有常潑冷水、扼殺學生的好奇心?其實翻轉教育最大挑戰是教育者本身。因為一位從考試中長大的老師,要如何從施教者的角色,變身成為養成過程的陪伴者?誠摯呼籲教育界,不要再浪費資源去培養甚麼寫程式的能力,比起一群會寫程式的學生,如果能有一群好奇的學生,教育就自然成功一半,國家的未來才有希望。

雖然不喜歡口號,還是要高呼:「好奇心萬歲!」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