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時代的美軍全球戰略:依舊聚焦中國,但不再是「美國優先」而是「我們一起」

2021-02-25 14:10

? 人氣

拜登上台後,美軍的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隨即開進南海。(美國海軍官網)

拜登上台後,美軍的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隨即開進南海。(美國海軍官網)

上任已滿一個月的拜登政府正在評估全球軍力部署,並成立中國工作組,審視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與軍事態勢,以應對中國構成的日益嚴峻的挑戰。分析人士認為,預計拜登政府將繼續把印太地區作為優先重點,在延續川普時期軍事態勢的同時,更加注重盟友和夥伴建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與川普政府一樣,拜登政府將中國視為美國的最嚴峻的長期安全挑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網CNN採訪時表示,川普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是對的,不過做法不對,「但根本的原則是正確的。」

在軍事安全領域,拜登總統在兩個重要的政策講話中分別對外宣布,對全球軍力態勢進行評估,以及在國防部成立中國工作組。前者將確保美國的軍事部署與美國的外交政策和國家利益相一致,後者則將從「戰略、作戰概念、科技、軍力態勢」等方面進行全面審視,以便規劃出應對中國挑戰的有力路線圖。

延續印太軍事態勢

這兩份評估報導預計將在年中左右完成。新政府上任通常會根據地緣政治的變化而對軍事部署做出調整,但是分析人士認為,新的評估不太可能預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態勢會有所減弱。

蘭德公司國際防務問題專家何天睦(Timothy Heath)說:「拜登可能繼續將印太地區作為美軍的重點。……我預計,美國將繼續維持航行自由活動,以及對盟友和夥伴的承諾。在亞洲建立更有彈性和生存力的美國軍事存在的重點可能還會延續。」

本月初,美國的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和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在南中國海舉行聯合演習,上一次雙航母戰鬥群出現在南中國海是在六個月前的前總統川普任內。與此同時,美國常駐日本的約翰・馬侃號飛彈驅逐艦穿越台灣海峽,最新的飛彈驅逐艦拉斐爾・佩拉塔號從聖地亞哥基地被部署到了日本橫須賀美軍基地。

哈德遜中心美國海上力量中心主任賽斯・克洛普西(Seth Cropsey)對美國之音說:「我不認為,持續在南中國海和那個地區的軍事存在會發生變化。問題是,拜登政府是否會比川普政府更強硬,不僅在海軍和軍事方面,還有外交和經濟方面。」

專家們普遍認為,在印太戰略或亞洲政策層面,拜登政府與川普政府相比,延續性大於差異性,主要不同就是拜登政府將更加強化盟友和夥伴關係。

上個星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日、印、澳三國外長舉行視訊會議,顯示拜登新政府仍沿用了前任政府的四方會談機制來應對印太地區各項重大挑戰。

聯合盟友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國際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紹斯(John Schaus)對美國之音說:「我認為總體來說,確保自由開放的印太的這個目標將會延續,雖然表述上可能會有變化。不同之處在於,拜登政府將會更注重建立多邊的、以盟友和夥伴為基礎的策略,所以更多的是『我們一起』,而不是『美國優先』。」

與盟友合作也是拜登政府在對外政策上的主基調。拜登在訪問五角大樓時說,要確保美國在未來與中國的競爭中取勝,需要整個政府的努力、國會兩黨的合作以及強大的聯盟和夥伴關係。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美國將試圖構建「一致的聲音」(chorus of voices)應對中國。國防部長奧斯丁也表示,美國在評估全球軍力態勢時將諮詢盟友與夥伴。

拜登在與日本首相菅義偉通話時重申了美日同盟關係以及美國對日本的防衛承諾。美韓之間就軍費分攤問題據報導也接近達成一致,有助於促進美韓同盟關係。兩國的軍費分攤協議在2019年底到期,但因川普政府要求韓國分攤更多費用,雙方一直未能達成協議。

他說:「我覺得,可以看到美國在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地增加輪換的軍事存在。我預計,我們將看到在那個地區與盟友和夥伴接觸的新方式,也許可以看到更頻繁的、但規模可能更小的與菲律賓和印度之間的演習,也可能會與馬來西亞和印尼展開演習。」

蘭德公司的何天睦認為,美國的亞洲盟友對拜登政府釋放出的加強合作的信號大體上是歡迎的,但他們在多大程度上會顯著改變政策還不確定。

他說:「實力較弱的比如菲律賓和泰國看起來正在作出調整以適應中國崛起的現實。但是像日本這樣的強國可能會歡迎更緊密的合作來阻止潛在的中國侵略。韓國的做法則是混合的,他一方面似乎重視美國的安全聯盟但也認識到對華關係的重要性。首爾也許會選擇適度增加與美國的合作,但同時也會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我預計許多亞洲國家也會採取這種策略。」

軍事部署

除了中國和印太,拜登政府也重視對北約和傳統歐洲盟友的承諾,以應對俄羅斯威脅。美聯社報導說,拜登政府在重新考慮全球軍力部署的時候或面臨一個難題,也就是如何在不從長期存在的中東威脅中撤出的情況下,更多關注中俄,並且在軍費預算可能減少的情況下做出調整。

美聯社的報導認為,拜登政府可能會支持將較小規模的軍事力量以較短週期的輪換方式部署到非傳統目的地。報導指出,奧斯丁防長在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中也表示,美軍毫無疑問「需要在印太地區建立一個適應性更強和更分散的力量態勢,以應對中國的反干預能力。」

何天睦說,奧斯丁所指就是讓美軍發展能力,使其能在越來越多的基地和地點,以不斷變化和不可預測的部隊規模進行作戰。其目的是對中國的軍事防務規劃形成更大的挑戰,確保美軍作戰時的靈活性。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協調員坎博(Kurt Campbell)和中國事務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今年1月曾在《外交事務》網站上聯合撰文提出,美國在保持前沿部署的同時,可再在東南亞和印度洋地區分散部署軍事力量。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減少美國對少數幾個東亞基地的依存度。

他們還認為,華盛頓應當優先通過成本較低的非對稱能力的部署來威懾北京,並且幫助印太地區國家發展他們自身的非對稱能力,並且鼓勵地區國家之間的軍事和情報合作,與美國形成輪轂和輻條式的地區盟友體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