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大學教授證實新冠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德媒事實查核:這不能稱之為「研究」

2021-02-21 13:00

? 人氣

世界衛生組織(WHO)9日召開記者會,公開一個月來在武漢追溯新冠病毒源頭的調查結果。中國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AP)

世界衛生組織(WHO)9日召開記者會,公開一個月來在武漢追溯新冠病毒源頭的調查結果。中國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AP)

漢堡大學一名物理學教授發表研究報告聲稱,新冠病毒來自一家武漢實驗室。這篇報告的學術嚴謹性在德國引發激烈討論。德國之聲進行事實核查,探討為何這篇研究報告不符合「研究」標准。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病毒究竟從何而來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目前有兩種最普遍的理論,一種認為疫情可能是始於武漢的野生動物市場,病毒在當地由動物傳播給人類;另一種是由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一次外洩事故所引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漢堡大學物理學家維森丹格(Roland Wiesendanger)在最新發表的「新冠疫情溯源研究」中支持第二種論點。他本人也在研究報告中強調,由於缺乏「有科學依據的嚴格證據」,所以他將各種證據匯編:包括學術文獻、媒體及社群網絡上發表的內容,以及與國際同行的私人交流。研究覆蓋的時間為2020年全年。

報告遭遇來自各方的強烈批評

維森丹格在報告中做出結論稱,「證據的數量和質量都清楚表明,武漢病毒實驗室的意外事故是造成當前疫情的原因」。在漢堡大學以新聞稿發布這份研究結果後,該份研究報告遭遇來自各方的強烈批評。德國的推特圈甚至出現#UniHamburg 的標簽。

行文至此,我們要強調,這份事實核查的目的並非要評價實驗室病毒外洩理論的可信度,也無意評估諸如中國新冠病毒研究的安全性的議題。本文意在解釋,如何在學術基礎上評價這篇發表的論文。

奈米結構與固體物理學研究所教授

維森丹格是漢堡大學奈米結構與固體物理學研究所教授。根據谷歌學術搜尋(Google Scholar)的記錄,截至2020年底維森丹格曾的學術文獻曾被引用約3.6萬次,可以說相當知名。

雖然專攻的是物理學,但仍不減他對新冠病毒研究的興趣。維森丹格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疫情是當前最緊迫的問題,所有學者都能做出貢獻。他指出,找到疫情的源頭「至關重要,以便採取預防措施,避免未來爆發此類疫情的可能性」。

根據漢堡大學的新聞稿,維森丹格的研究採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他所匯整的已知的事實和證據表明,病毒是因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實驗室意外洩露。

一份學術研究必須符合兩項基本條件

奧地利物理學家艾格納(Florian Aigner)對德國之聲表示:「一份學術研究必須符合兩項基本條件。首先,你必須在研究中表明自己已了解並掌握了最新的知識。其次,你必須提出一些新東西。」所謂的新東西可以是新數據或是新結果。「但這兩項條件在這個案例中都沒有得到滿足。我認為,維森丹格先生自己也清楚這一點。」

這份「新冠疫情溯源研究」在某些部分甚至不符合漢堡大學為學生制定的論文要求。根據漢堡大學規定,學術論文中應該避免大量的文字引用堆疊,否則會令閱讀者產生作者畏懼做出獨立表述的印象。

維森丹格的研究報告中有數頁摘錄自他人的內容。其中有部分在閱讀時,難以找到出自作者本人的表述。此外,他在報告中將個別單詞、語句和段落作出彩色標記,也不符合一般的學術論文寫作規格。

直接將文本複製貼上

艾格納指出,這樣的做法是可行的,但這當然不是科學研究。「撰寫一份學術論文,作者不能直接將文本複製貼上,而是需要引用後隨即提出自己的觀點。」

漢堡大學的學生委員會也在推特上發表意見稱,該研究報告「不符合本校對學術標准的期待」。

維森丹格則認為,「這確實是一項科學研究,我根據科學資料研究了新冠疫情起源的問題」。

「參考文獻」紙媒及網媒文章超過4成

維森丹格所引用的資料來源遭到批評。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此無法理解,因為他在引言中公開了信息來源,而且「非常清楚地」按類型將其分類。

事實上,他在研究報告的最後附上參考文獻索引,包括經過同行評審的學術文獻、未經同行評審的學術文獻、紙媒及網絡媒體的文章。後者在71個來源中佔了31,佔比最大。

維森丹格在受訪時強調,媒體報道對於解釋過去一年的疫情發展過程相當重要。他也無法理解,為何分析社群媒體上的文章會遭到批評。他指出,針對特定事件的報道只發表在社群媒體而非學術文獻上。

確實,依研究主題而定,這樣的做法並非不合情理。但他所使用的信息來源明顯偏向陰謀論或非來自嚴肅媒體。

印度陰謀論媒體照用不誤

例如,維森丹格摘錄的兩篇印度媒體GreatGameIndia的文章。該媒體平台前幾天還發表過一段影片,內容指臉書創辦人扎克伯格承認施打新冠疫苗會改變人類DNA; 以及一篇聲稱德國修女強迫175名孤兒賣淫的報道。

在被問及是否理解批評,以及是否知道某些信息來源存在問題時,維森丹格答道:「只要對信息進行相應的分類,沒有存在問題的信息來源。」 但上述兩起情況都未得到相應的分類。

物理學家艾格納還批評研究報告中採用了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的未定稿本。蒙塔尼耶在該篇文獻中稱,在新冠病毒的基因中發現艾滋病毒(HIV),顯然是人工合成結果。艾格納指出,蒙塔尼耶雖然是病毒學家、艾滋病毒發現者以及諾貝爾獎得主,但「最近許多年來他是非常、非常具有爭議性的人物」,多次發表「完全不科學」的言論。

「在我看來,維森丹格教授對於這些資料來源並不是特別挑剔,而是收集了支持他理論的內容,忽略了批評觀點」,艾格納說。

他表示,關於蒙塔尼耶的部分,維森丹格確實在報告中分類出針對蒙塔尼耶的批判性言論,但「這些不是來自另一方的科學論據,而是誹謗性的評論」。

沒有同行審核的出版平台

維森丹格將此次的研究報告發表在「研究之門」(ResearchGate)網絡平台上。該平台自稱是給科學家及研究人員的專業平台,來自世界各地的1900萬名會員可在平台上分享及討論研究成果。

在該平台上發表文章,不用先經過審核。學者艾格納指出:「只有在經過同行專業評估後,才具有可信度。」 他認為,在未經同行評審的情況下,公開提出非常驚人的論點,實屬「抄捷徑」的做法,並不合宜。

維森丹格表示,「研究之門」平台是他發表研究報告的首選,「以達到盡可能廣泛的受眾」,因為專業期刊的用戶必須付費才能閱讀文章。

結論:不能被稱之為研究

維森丹格發表的文章可以被視為一次針對研究室病毒外洩理論的調查。我們在此不針對該理論本身以及證據的質量做評論。

但這名大學教授沒有依循科學工作的基本標准,所以該出版物不能被稱之為「研究」。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Uta Steinwehr, Tetyana Klug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