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風起─日本人眼中的台灣,比我們看到得更美

2021-02-20 05:40

? 人氣

小林賢伍在《風起 臺灣Be Sky Taiwan》當中的作品維持一貫的和式攝影美學:島嶼、秘境、均衡和對於光線的獨特想法,透過鏡頭紀錄確實存在台灣,卻又與大家的日常保持距離的大地和事物。本書當中的主要篇幅-鳥眼,以空拍機架設構圖,有野心地企圖最大化攝入望眼所及的宏觀風景,如同翱翔天際的老鷹般,讚嘆著大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鏡頭高度拉開的距離,天空、海洋與遠方的地平線成了畫面的主角,那些人眼無法看見的風景廓線,例如「錐麓古道」、「山川琉璃吊橋」、「青鯤鯓扇形鹽田」及「東吉嶼燈塔」等篇躍然而出的亮點,即使不見細節,透過俐落的構圖與光影變化,那無邊無際拉伸的線條,猶如象徵著台灣的千秋萬世。

台南井仔腳瓦盤鹽田(圖/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台南井仔腳瓦盤鹽田(圖/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停留最久的頁面就屬「福寶濕地」了,畫面中溼地上的枯木在夕日下,形成陰翳,在闇與光之間,予人久久縈繞不去的思索,確實領略了風景與心靈交會的瞬間,果然是讓人看完很有讀後感的好照片啊!遠處數座持續運轉的風車輪廓,映照於薄暮中,畫面中的那條河依舊流潺著,該是動態的一瞬片刻,卻在心底透出靜謐,這是我心中的「侘寂」感(Wabi-Sabi)。透過空拍機的鏡頭,抹去人的痕跡,轉而專注追尋大自然安靜無聲的種種瞬間,其作品中一貫流洩的柔和光影、色調和透明感等和式特色,卻又能夠深刻地產生視覺震撼,此間的差異相當耐人尋味。讀完後,讀者肯定可以再一次地發現到這片土地的各種可能性。

令人驚豔的視角與氛圍只是本書的基本功,如何讓這些照片能夠「情溢乎景」,則考驗著攝影師的功力。大山大水想當然爾很美,但或許更有趣的是從中瞭解,拍攝者如何誠實面對世界的觀看方式,以及透過閱讀紙本(請買書),將這些看似表淺平面化的影像,卻能確實地傳遞掌鏡者的深層情感!

宜蘭三星池(圖/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宜蘭三星池(圖/小林賢伍先生提供)

第三部分﹘談書中文字

文字是自身的影子。從文字當中,你將會在《風起 臺灣》看到什麼樣的小林賢伍?

本書的主要文字內容為作者親身體驗台灣秘境和人跡罕至的景色,於攝影之餘,以文字為每個重要的時刻,記錄當下的感受與見聞。書中一幀幀靜止的照片,搭配不冗長的文字,讓文字咀嚼餘韻深,也更貼近人情(畢竟現代人很難以閱讀長篇文章)。

書中文字的時序是交錯併進的,其中一軌紀錄作者邁開腳步的當下心境,另一軌則是遍歷這些美景後的回憶,邊讀邊體會作者在面臨「當下」與「過去」的心境轉變。觀賞本書這麼多美景,不僅視覺獲得滿足,內心似乎也發現了不僅止於攝影師所捕捉畫面的當下感受。這就是「情溢乎景」的感覺吧。

作為一本攝影書,隨筆性質的筆觸精簡樸實,滿載生活感和臨場感,幾篇文章中提到的不期而遇,如同讀者與作者同行,一起面對旅行那種特有的隨興、漂泊與突如其來的不確定感,有些巧遇寫得自然且深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