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張忠謀身上學習如何做自己

2021-02-20 06:00

? 人氣

由於表現傑出,潛力十足,一九六一年春天,德儀提供他一個「無法拒絕的機會」:留職留薪去讀博士,「而且公司負擔一切學雜費」,以便將他培養為該公司未來的研發副總。為了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在參加史丹福大學博士班入學口試的前五個月,成了張董事長「生平最用功的日子」,「每天從早上八時讀書到晚上十一時或十二時,很少休息,也從無週末」。直到錄取後,他才「去橋藝社打了這半年內第一次的橋牌」。一九六四年四月,三十三歲的他順利取得博士學位,並「抱著滿懷的希望和期待」,重返德儀。對他而言,「未來的天地如同德州一望無際的大平原,無限寬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述故事,不只令人振奮,更是發人深省。首先,不能做自己,未必代表失敗。就好比英國詩人托爾金的名句:

遊蕩的人未必都迷路了。不能做自己,也可能是偽裝的祝福,成功的轉捩點。回顧張董事長的前半生,每一次的不能做自己,反而都是後來成就自己的伏筆或墊腳石。多年以後,他甚至視麻省理工博士落第為「一生的最大幸運」。因為如果考上了,他就會走上學術、研究的路,也就「絕對不會進入半導體界」了。

其次,長輩的忠告,很可能是成功的配方之一。張董事長在小學與中學時期,曾有六、七年的時間「痴心想以寫作為終身工作」。但因他父親淡淡的一句「會餓肚子的」而打消了。上海淪於共黨之手後,他父親轉而堅持他必須讀理工,因為「學工程才有前途」,「畢業後才能謀生」。這個建議,奠下了張董事長日後成功的第一步。此外,他三叔「料事如神」的不急著安排張董事長進入「非常專門的麻省理工」,而是先讓他「在哈佛有一個緩衝時期」,以便「有時間漸漸建立自己的興趣」,更是讓張董事長享受了一場智慧與心靈上「可帶走的盛宴」。日後無論他到何處、做何事,都隨身帶著這個「盛宴」,也隨時享受著這「盛宴」給予他的知識、興趣和體會。在哈佛的日子,也因此成為他一生「最興奮、最有意義、最難忘的一年」。

第三,「自己」不只一端,個性上的自己最為關鍵。以張董事長為例,喜歡文藝的他,可謂興趣上的自己;敏而好學守紀律的他,是個性上的自己;至於擁有科技與企管慧根的他,則是天賦上的自己。雖然張董事長在選讀大學科系時無法在興趣上做自己,但是由於他在個性上忠實的做自己,因此充分發揮了天賦上的自己,不但在白人掛帥的美國科技界闖出中國人的一片天,更使台積電成為全球高科技重鎮,左右世界局勢的要角。或謂個性決定命運,誠然也。

第四,興趣也可以只是興趣。興趣若能與學業或工作結合,固然是美事一樁;若否,亦可僅作為生活的調劑與情趣,退而求其次的扮演人生助攻的角色。張董事長雖然投身科技業,但他並未就此放棄興趣。他所喜愛的中西文學與古典音樂至今仍滋潤著他;而海明威的短篇小說〈基里孟加羅山之雪峯〉,更是促使他「動手寫自傳」、一圓「少年時代的作家夢」的幕後功臣。

瞭解張董事長的成長過程以及其中的核心涵義後,希望年輕人能受到積極啟發,不再拘泥於是否做自己,而是更樂意將精力放在充實自己、探索自己與開發自己上。此外,對於師長的教誨與指導,亦應虛心接受,以免錯失前人的寶貴經驗以及其中蘊藏的無價智慧。至於身為師長者,亦應適時負起責任,在關鍵時刻提出指引,讓年輕人少走一些冤枉路,切勿以聽任年輕人做自己為由而逃避協助他們規劃人生的義務。如此兩相配合,相信一定有助年輕人開創出一個更踏實、更寬廣與更多可能性的未來。

*作者為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