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改革》力拼「14億人小康化」 中國人社部:每年需創造1500萬就業機會

2017-10-22 17:56

? 人氣

中國人社部黨組書記部長尹蔚民22日說明,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下,城鎮每年仍需要安排1500萬人的就業機會才行。(取自十九大新聞中心)

中國人社部黨組書記部長尹蔚民22日說明,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下,城鎮每年仍需要安排1500萬人的就業機會才行。(取自十九大新聞中心)

中國大陸的人口近14億,廣泛的就業問題關乎家家戶戶的生存生計,也涉及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的「全數脫貧」目標達成,放大格局看,中國就業也與全球的經濟脈動緊密扣連。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黨組書記部長尹蔚民22日上午對外說明中國大陸在近年經濟放緩下,將如何持續帶動持續就業,並達到年均供應1300萬個就業崗位的目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提到「就業狀況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黨組書記及部長尹蔚民補充,近5年來,中國創造了超過6500萬個就業崗位,且主要是青年人的就業,並解決2500多萬人的「再就業」問題,當中,解決650萬左右的城鎮困難人員的就業問題,在化解過剩產能及經濟成長趨緩的過程中,依舊穩妥安置百萬職工,近5年,共幫扶28萬戶零就業家庭至少1人就業。

2017-10-22-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十九大記者會。(取自十九大新聞中心)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黨組書記部長尹蔚民22日上午,對外說明中國大陸在近年經濟放緩下,將如何持續帶動持續就業。(取自十九大新聞中心)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5%,是多年來的最低點」。進一步看,就業人員從2012年的3.71億人增加到2016年的4.14億;農民工就業從2012年的2.63億,增加到2016的2.82億。

服務業躍居最大產業 去年已有43.5%人口從業

尹蔚民說,習近平曾表示,「就業是永恆的課題,任何時候都要抓好」。因此,在就業方面,中國採取一系列措施因應,讓經濟保持平穩與健康發展,因為就業的前提還是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了才能有更好的工作崗位,而中國的就業結構發生變化,第三產業佔比明顯提升。而由中國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底已可望GDP增長保6.5%,保持中高速增長。

中國鐵路部門推出動車組列車互聯網訂餐服務,在西安北站,配送員在商家取餐(新華社)
中國的就業結構發生變化,第三產業佔比明顯提升。(資料照,新華社)

尹蔚民進一步表示,中國在第12個五年計畫時,GDP每增加1%,就業就增加150萬人口,到了第13個五年計畫時,每增加1%,就業增加180萬,他解釋,「服務業對就業拉動高過製造業」,顯示了中國的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往服務產業遞進,人數佔比從2012年的36.1%升至2016年的43.5%,成為吸納最多就業人群的產業。

產業轉型釋放改革紅利 就業治理往「更高質量、更充分」前進

此外他也提及,之所以在經濟成長趨緩及去化鋼鐵、煤炭過剩產能的同時,依舊能帶來新的就業,除產業結構的改變,相關改革也釋放了紅利,激發市場活力,讓廣大勞動者順應市場化的就業路來參與,降低就業創業門檻,相繼提出扶持策略,像是財政部門對就業的專項投入就高達7000億,中央就投入了超過400億。

對於中共十九大後的就業治理方略,他強調,將往「更高質量與更加充分的就業」前進。具體作法包括,繼續「就業優先」戰略,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相結合,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就業機會年需將達1500萬 「之後面對總量壓力很大」

而為因應產業轉型,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轉換崗位的能力,「因為之後面對總量壓力很大」。尹蔚民強調,尤其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下,城鎮每年仍需要安排1500萬人的就業才行,這些都是青年學生的就業人口,當中包含了高校畢業生進入社會者,今年將突破800萬人,500萬的中等與技職學校畢業生,及部分初、高中不再繼續就學的學生,都需要數量龐大的就業崗位支撐。

中國經濟,工人在位於河北黃驊市的北汽集團黃驊分公司總裝車間內工作(新華社)
而為因應產業轉型,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轉換崗位的能力。圖為中國河北黃驊市的汽車工人。(資料照,新華社)

就業難、招工也難 中國「創業」、「技職培訓」2招因應

另外,中國還有一非常棘手的「結構性矛盾」問題,即「就業難」與「招工難」同時並存。大學畢業學生因為對職業的要求高,產生「就業難」的困境,而一線又苦又累的勞動工作找不到工人,形成「招工難」困境。

因應「就業難」困境,中國的佈局是用「創業」帶動就業。尹蔚民表示,因為創業對就業有倍增的拉動效應,中國對創業相關貸款、融資、場地等給予幫助。而招工難的因應方法是繼續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年內已有1億人次接受政府補貼與職業培訓,提高工作匹配能力。

位於中國琿春的海鮮加工廠。(美聯社)
一線又苦又累的勞動工作找不到工人,形成「招工難」困境。圖為中國琿春的食品加工廠。(資料照,美聯社)

他表示,要維護勞動者的平等就業權益與制度,破除社會性流動障礙,讓人人都能透過自身勞動實現自身價值,達到起點的公平,要透過加大網路服務,讓人都可以在公共體系中,得到政府的幫助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