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餘專欄:中國「強國崛起」及台灣自處之道

2017-10-23 07:10

? 人氣

中共十九大,全球矚目。(AP)

中共十九大,全球矚目。(AP)

舉世關注的習近平十九大報告,在全球範圍上確定了「強國」戰略,在兩岸議題上重提九二共識。前者意氣風發,後者略顯善意。前者信心滿滿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並以「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描述這目標。後者雖然不改一中、反獨的強硬,但卻分開談一中原則及九二共識,為九二共識的「求同存異」原旨留下空間,並稱「尊重台灣現有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習近平這個報告,讓西方人擔憂是必然的。他數十次提示「新時代」(有別於之前毛鄧江胡的時代),說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強國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時代」。西方人從這些話聽出了「野心勃勃」,認為他要當「廿一世紀的毛澤東」(毛澤東讓中國站起來,鄧小平讓中國富起來,習近平要讓中國強起來),說他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當成「能與西方自由民主和資本主義制度相抗衡的模式」,是另一種「對立的文化和價值觀」。

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批評最露骨,直指西方多年來敦促中國承擔大國責任,如今習近平以「超級大國」自許,卻不像西方想像「成為樂於合作的伙伴和逐步走向自由開放的社會」,而是堅持共產專政及深化打壓法治、異己及民眾隱私;同時他支字不提其盟國北韓的核威脅,卻對南海主權爭議、香港和台灣問題態度強硬,充分顯示其心中「超級強國」是由民族主義膨脹建構而成。

在台北的前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司徒文亦說,習的對台談話整體說來更強硬(因為加上「六個任何」),雖有部分評論家認為他也使用較善意詞彙,但若沒有後續善意支持,很難知道他的真正意思,因此台灣政府還是要持續強化國防、捍衛國家主權。

20171021-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教授卜約翰下午在台北以「重塑中國:習近平與他的十九大」,進行專題演講。圖右為擔任主持人的臺灣大學國際學院教授司徒文。(蘇仲泓攝)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教授卜約翰下午在台北以「重塑中國:習近平與他的十九大」,進行專題演講。圖右為擔任主持人的臺灣大學國際學院教授司徒文。(蘇仲泓攝)

西方人的憂慮,主要是中共越強大,越是要挑戰及否定理當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普世價值,還要用中共自己那套「天下」價值觀強加於全世界。這樣的中共完全不同於自鄧小平以來看似「樂於和西方合作及走向自由開放」的中國。白邦瑞近乎預言及先知之聲的《百年馬拉松》,現在終於受到西方尤其是美國媒體更大重視!

西方開始相信,中共之前的合作及開放,是一種孫子兵法般的欺敵策略(如「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便騙取美國及歐洲信任,獲得資金與技術支援,並靠竊取、脅迫、兼併取得技術,全力發展綜合國力);中共的目的其實是稱霸世界,再以「天下」高壓意識形態領導及規範世界(手段包括收買各國領導層及主要反對黨),完成「新時代」目標,也就是習近平所謂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兩年前出版的《百年馬拉松》,白邦瑞分析中共國力及世界地位的快速發展,是得力於「百年馬拉松九大要素(戰略)」的運用,而且「前瞻未來,美國應做好準備面對一個越來越強硬的中國。北京將會推動在今天看來不務實、難以相信的外交要求,而其他國家將向中國的壓力退讓。中國可能不必透過軍事征服追求它的利益,而是製造一種形勢,讓鄰國覺得向中國讓步是明智的,因為北京愈來愈有能力從金錢上懲罰它們。」(白邦瑞的分析非常有理,看看從去年起,中共是如何運用停止觀光客及減除讓利懲罰台灣!)「北京可能向華府施壓,停止銷售台灣武器。這個問題長久以來讓中國神經緊繃,中國在富強之後不會再容忍它。」

誠然,美國也有類似《後美國世界》(2008)、《超融合》(2009)這些要求美國繼續和中共合作、相互依存,成為「G2」或「中美國」(中美經濟融合共生體)的聲音,警告美中兩國對立的嚴重性,要求美國不宜侵犯中國核心利益(《後美國世界》甚至說,沒有美國介入,中共侵台戰爭容或血腥悲慘,但美國介入,演變成美中對決,卻會產生深遠全球性後果)。但經過中共十九大習近平「強國崛起」的宣示後,中國對美國的「挑戰」及美國的「尷尬」已經確定。例如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就在十八日(和中共十九大同日但稍後)嚴厲批評中共,指北京「挑戰維護全球穏定所需的國際秩序」,「雖然美國尋求與中國的建設性關係,但面對中國挑戰國際規範與秩序、破壞鄰國主權、不利美國與我方盟友,我們不會退縮。」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開,中國媒體全面報導(AP)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開,中國媒體全面報導(AP)

台灣當然是中共挑戰國際秩序、破壞鄰國主權的首當其衝。中共「強國崛起」的對外擴張(開疆拓土),台灣絕對優先於南海、東海。中共軍力整備,對台灣也早已「磨刀霍霍」。而不幸的是,台灣根本沒有聯合國及國際法保護。因此,台灣更該注意的不只是強化國防,而是如何在「首當其衝」下,尋求自處之道。以儒家的智慧而言,就是如何「以小事大」。

中共現在大談中國傳統道德、儒家,「以大事小」及「以小事大」正是儒家式文化。齊宣王問孟子:「交鄰國有道乎?」孟子說:「有。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信仰「上天有好生之德」,不願欺凌弱小);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順從「柔弱生之徒」之道,不去冒犯強者)。樂天者,保天下(能得到並保有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1992年兩岸達成的「一中各表」,後來被稱為「九二共識」。不論它是不是嚴格意義下的「共識」,至少它是一種「精神」,為「以大事小」及「以小事大」找到一個突破口。這個共識的主旨就是「求同存異」,我方稱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中共胡錦濤則稱為「一個中國各自定義」。其中「同」的部分是「一中」,「異」的部分是「中華民國一中」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中」。「求同存異」就是雙方在有分歧下,容忍對方表述,並以此為交往前提,只要不脫離「一中」即可。而事實上,自兩蔣至李登輝,台方一直強調「一中」是指1912年成立迄今的「中華民國」。

從孟子的話來看,中共要和台灣「平等」交往,就是「以大事小」,台灣不去冒犯「大國」的禁忌,就是「以小事大」。雖然中共還在國際事務上繼續打壓台灣,但只要雙方關係改善,中共表示這可以通過兩岸協商解決。(當然台灣要守住中華民國的「主體性」,不能因被逐出聯合國及不再「代表中國」,就放棄中華民國主體性。畢竟它還是擁有兩千三百萬人民、統治台澎金馬的國家實體。它也曾在1971年前,長期擔任聯合國安全理事國。當準國家都能獲准加入聯合國了,怎麼可能一個國家被逐出聯合國就變成不是國家了?)

20171018-民進黨中常會,總統蔡英文。(蘇仲泓攝)
強國崛起,蔡政府除了不接受九二共識,看不出具體作為。圖為蔡英文總統出席民進黨中常會。(蘇仲泓攝)

蔡政府上台後,由於不接受「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中共的回應越來越嚴苛,甚至把九二共識倒退回「一中原則」,變成不是九二共識的空頭九二共識。直到這次習近平十九大報告,才又露出一絲善意,為「求同存異」留下空間,也就是為「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原旨留下空間。

習近平的一絲善意,有人認為這是對蔡英文持續表達善意的回應。問題是,善意必須以善意回報,否則已付出的善意仍會收回,如同中共去年五月至今的敵意。就蔡政府方面而言,善意回報就是「接受九二共識」或提出中共可接受的「新模式」。前者簡單且已有路徑可循,後者則必須重新折衝、費時費力。

雖然民進黨一直表示九二年兩岸並沒有共識,賴清德日前又再做相同表示。但正因為兩岸有「求同存異」的共識,才出現九二共識。如果九二共識能讓兩岸「求同存異」,接受這樣的九二共識又有何妨?何況蔡英文奉行的「維持現狀、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相關條例、尊重九二年兩岸協商的結果」,不也是「接受九二共識」嗎?

兩岸自1949以來的現狀,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李登輝時代的台灣還自稱「中華民國一中」。連獨派的阿扁2000上台時也提出「四不一沒有」(就職演說中宣示「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本人保證在任內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不會廢除國統綱領),幾年後又公開說制憲建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可見不承認「中華民國一中」是不符合所謂「兩岸現狀」的。即使這樣的「兩岸現狀」非常矛盾,但美日歐各主要國家不是都接受這樣的矛盾現狀四十多年了嗎?在國際大氣候沒有改變前,台灣除了在這個矛盾中努力維持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體性及生存空間又能如何?

面對中共的「強國崛起」,而不只是十多年前的「大國崛起」,以及中共由「韜光養晦」進而「有所作為」,再進而亟於「大有作為」,台灣的自處之道就是學會「以小事大」、學會在「大國政治」中自求多福。米爾斯海默《大國政治的悲劇》說,所有的大國都是無情的權力追求者,「大國具有侵略行為,並不是它們想要這樣做,或內在具有支配慾望,而是它們要想獲得最大生存機會,就不得不尋求更大權力。」了解這個事實,或許台灣就會更加「實事求是」了!

*作者為時事評論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