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民退休大調查》存到1152萬,就能安享晚年?3大指標,看出台灣人想樂活要加把勁

2021-03-08 08:29

? 人氣

如果可以選擇,應該沒有人願意「春蠶到死絲方盡」,每天替老闆死命工作,就只是為了圖個溫飽。換作是你,預估幾歲可以退休呢?(美聯社)

如果可以選擇,應該沒有人願意「春蠶到死絲方盡」,每天替老闆死命工作,就只是為了圖個溫飽。換作是你,預估幾歲可以退休呢?(美聯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為了解民眾對退休的實際準備,風傳媒執行全民退休大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大多數人最關心健康問題,但平均而言,民眾認為準備1,152萬元,算是合理的退休金,且所得替代率在4成以下是合理水準,恐怕有過度低估的風險。

俗話說「禾怕寒露風,人怕老來窮」,身處在這壽命愈活愈久,錢卻愈存愈薄的年代,許多民眾對於人生下半場深深感到焦慮,比起好死,或許更怕歹活。究竟,我們距離退休目標還有多遠?又是否為此做足準備?《下班經濟學》與《台灣指標民調》合作推出「全民退休大調查」,一窺國人心目中理想的退休樣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重點一:75%開始準備,但沒動作者也不少

首先來看退休年齡,如果可以選擇,應該沒有人願意「春蠶到死絲方盡」,每天替老闆死命工作,就只是為了圖個溫飽。換作是你,預估幾歲可以退休呢?結果顯示,預估退休年齡平均為62.4歲,中位數則為65歲。其中,11.3%民眾回答「55歲以下」,23.8%估計「56-60歲」,36.7%認為「61-65歲」,8.2%預估「66歲以上」,另有20%民眾未明確回答。

此外,多達75.1%受訪者已經開始準備退休,堪稱是個好現象,但沒有投入行動者仍多達24.9%,是不可忽視的訊號,畢竟時間才是我們準備退休路上的最大敵人,如果沒有及早投入,除非本錢夠雄厚,否則想過上理想生活,勢必難上加難。

目標如此,但錢從哪來?詢問投資理財方式,「保險」仍為國人所愛,將近7成民眾都有投保,其次則為「定存」33.8%、「股票」29.2%、「基金」22.6%、「房地產」20.6%、「ETF」8.8%、「債券」2.9%、「選擇權」2.5%、「期貨」0.7%,不過也有25.1%民眾回答「都沒有」,或是沒有明確答案。

至於民眾投資理財占比最重的項目,依序為保險(38.0%)、房地產(12.3%)、定存(10.2%)、股票(9.6%)、基金(3.7%)、ETF(0.4%)、債券(0.3%)、期貨(0.2%),另有25.1%「都沒有」或「未明確回答」。

從上述調查可以發現,無論是積極或保守型的投資人,保險幾乎是不可或缺的理財管道,然而就和金融商品一樣,保險種類也是琳瑯滿目,國人最愛哪些險種呢?依據民調顯示,依序為健康醫療險(86.0%)、儲蓄險(53.9%)、年金保險(37.0%)、長照險(30.0%)、失能險(28.8%),9%則是「都沒有」或「未明確回答」。

保險仍是最為普及的理財方式。
 

重點二:理想退休金1,100萬,多數人都很務實

具體來說,到底需要準備多少錢,才能安心退休呢?受訪民眾預估,退休準備金額平均1,152萬元,中位數為800萬元。其中,33.6%預估「500萬元以下」,26.3%預估「501-1,000萬元」,12.4%預估「1,001-2,000萬元」,7.8%認為必須準備「2,001萬元以上」,另外20%民眾則未明確回答。(延伸閱讀:退休樂活有多難?台灣人靠這方法理財,施昇輝、夏韻芬都搖頭)

既然心裡有數,而且還是一筆不容小覷的資金,那麼又該如何準備?僅有12.7%民眾回答「希望一次存到這麼多錢」,高達83.3%民眾則是務實以對,認為這是「每年持續固定進帳累積下來的金額」。

如此調查結果,代表多數人都有正確的基本概念,知道能否安心退休,重點不只在於手頭保有多少資本,更在於建立多元穩健的投資組合;靠持續進帳的現金流,為老後開銷鋪路,而非一步登天。理財專家夏韻芬先前就曾指出,退休金目標看似驚人,但是應該把它想像成好幾個「抽屜」組合起來的一個五斗櫃;大家經常忘了勞保、勞退,其實已經先幫我們打底,如果加上自身做好理財準備,以4%至6%報酬率的投資工具,存到理想的退休金並非難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查中有投保保險者,多達53%選擇儲蓄險、是高居第二的熱門商品。但在利率走低時期,儲蓄險很可能只有聊勝於無的收益,該把資金停泊在儲蓄險,或是透過指數投資法、被動持有股票或債券ETF,一來避免自行選股承受波動風險,二來還能持續創造高於定存的配息收益?這將是所有準備退休的民眾,都必須深思的課題。(延伸閱讀:想存1千萬退休,台灣人卻愛這些NG理財行為!打不過大盤,為何不加入它?)

調查結果發現,多數受訪者都能明白,存退休金並非一蹴可幾。
調查結果發現,多數受訪者都能明白,存退休金並非一蹴可幾。

重點三:所得替代率 多數民眾估4成以下

當然,沒錢萬萬不能,退休生活想要過得精采,還是得靠一定的資產才撐得起來,吃飯要錢、旅遊要錢、進修要錢、看病要錢,就連樂善好施做公益可能也要花錢,關鍵在於理想的「所得替代率」是多少?

根據調查,35.1%受訪民眾預估退休後開銷占目前收入比率僅為「4成以下」,接著依序遞減,21.7%民眾預估「41%-50%」、12.5%民眾預估「51%-60%」,4.4%民眾預估「61%-70%」,3.2%民眾預估「71%-80%」,預估「8成以上」的民眾僅占2.6%,另有20.7%受訪民眾未明確回答。

每個人看待老後的開銷,設算不盡相同,理應對所得替代率有個別看法;不過調查中也顯示,約有1成左右民眾,打算退休後搬出家裡和好友同住、或遷居老人住宅。對照國內老人住宅、安養中心的現行租金,每月費用動輒在2萬元以上,甚至有高檔安養住宅開出5萬5千元的驚人價位,4成所得替代率能否支應居住開銷?恐怕必須審慎思考。(延伸閱讀:退休金都拿去付租金?全台近1成民眾想住老人宅,但月租2萬你準備好了嗎?)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多數民眾對於退休金仍有相當的危機意識。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多數民眾對於退休金仍有相當的危機意識。

退休後最怕健康亮紅燈

無論幾歲退休,健康是1,財富、感情、人際是0,必須先顧好身體,後面一連串的數字才有意義,這也反映在民調結果。

受訪民眾退休後最擔心的狀況,又以「健康狀況不佳」為首,占比超過一半,其次為「退休金不夠用」,占比超過三成,接著依序是「生活沒有重心」、「孤單一人生活」,分別各占7.1%及4.7%,另有6.5%則未明確回答。

整體而言,32.3%受訪民眾認為,自己為了退休生活的財務準備已經足夠,其中4.6%「很足夠」,27.7%「還算足夠」。另一方面,卻有高達62.8%民眾自認不足,其中24.7%「很不足夠」,38.1%「不太足夠」。其餘4.8%民眾未明確回答。

本次調查對象為全國22縣市年滿30歲而且尚未退休的民眾,調查期間為今年1月31日(週日)至2月4日(週四),共計完成有效樣本801人,在信賴水準95%時的抽樣誤差最大值為±3.5%。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彥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