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我們應該以哲學教育取代國文教育嗎?

2021-02-11 05:40

? 人氣

注了又注又如何,仍有不少錯誤。前拙作中考證「溫故知新」,「溫故」當為蘊故,就是一例。還說,蘊故為使(致)動用法乃「使故蘊」之意。使動用法《論語》中還有,如〈季氏篇〉:「既來之,則安之」,「安之」是「使安之」之意,不少注本卻將「安」字當及物動詞用。又〈憲問篇〉:「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原意是修身嚴肅不苟且,使人和百姓能安。做人做事嚴肅不苟且的人,會讓人安心信任;官員能這樣,百姓也會安心信任。而錯譯文變成修己是為了管理他人、治理百姓,豈非荒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使動用法白話文也有,以前棒球比賽,中華隊大贏日本隊,隔天報紙出現兩個標題,一報寫「中華隊大勝日本隊」,另一報寫「中華隊大敗日本隊」,意思居然都通。後句是使動用法,中華隊使日本隊大敗。強化戰力,使戰力強化;振興經濟,使經濟振興;安定民心,使民心安定。

歷來注書者有三大通病。一、以今律古,包括對古代名物制度的誤解,以及用注者時代用語去注解古語。朱熹用宋代語言注四書,就錯誤不少,而今人仍有襲用者。二、忽略文法的作用,語文是有文法的,古人不知文法學,不知其作用所在。三、對虛字向來不做注解,虛字雖無實義卻有大用,不能不通而各自體會。

「對症下藥」,以有效之法,善誘學生

此外古人受時代和環境之限,思想觀念有一定的典範(paradigm)框架(東西方都一樣),應該留意。一來知辨擇,不為其所誤。二來不犯以今律古毛病,胡亂批罵,「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我們不過佔了時代在後之利,並非做人優於古人。而知辨擇,就是一種思想訓練,並非讀哲學才能學到思想方法。

有心搶救、拯救國文人士,就該集思廣益,想想辦法,針對那些短處、通病給予「對症下藥」。以有效之法,善誘學生領會、內化古文之長,進而轉化為白話文的活水源頭,並藉此學會如何思考與學習之法。

我從高商一起國文課就拒絕背書,感謝高商三年三位國文老師,雖不認同我的作法卻能包容,至今我仍不認為當年做錯了。雖說背、記是學習必要手段,但不是那樣背書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初中時讀《孟子》,整本《孟子》全能背誦,試問有幾位國文老師有這種本事。不該教學生效法那種萬中取一,記性特強者的背書能耐。那不僅事倍功不半,簡直徒勞無益。學生到了社會後,想起當年背書之苦,恨讀古文無用,其誰之咎?我現在讀古文之法是慢慢摸索出來的,悔不在年少時知其法。我這一代讀國文「苦難」,不該代代相傳,國文老師們,加油!

談哲學教育的問題

寫得夠長了,該轉個話題談哲學教育的問題。鄧教授主張以哲學教育取代國文教育,觀其論述,顯然已將哲學功用吹捧過度,想起莎士比亞之言:「從來沒有一位哲學家能耐心地忍受牙痛(There was never yet a philosopher that could endure a toothache patiently.)。」台大哲學教授傅佩榮說:「哲學教育不能解決人生問題,但可以幫助你了解、闡明、並照亮你的人生處境。」哲學三慧:聞所得慧,思所得慧,修所得慧。哲學教育能助人聞慧、思慧,但修不修賴各人自行。尼格爾.羅傑斯(Nigel Rogers)與麥爾.湯普森(Mel Thompson)合著的《行為糟糕的哲學家(Philosophers Behaving Badly)》,及保羅.約翰遜(Paul Johnson) 寫的《所謂的知識分子(Intellectuals)》,兩書寫的是若干智者,教人生活智慧,自己卻不能智慧生活,言行不一,欺世盜名,人格卑劣。有人以其自以為是的思想,給周遭的人造成苦難,乃至禍害世人。鄧教授對羅素推崇備至,不幸,兩書中羅素均榜上有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