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愷專文:大井頭的水,不停地流……

2021-02-15 06:30

? 人氣

坐井觀天地,像是柏拉圖洞穴裡那雙固著的雙眼,背後的火光閃爍、交錯,洞壁上的光影是通往世界的唯一途徑,這是電影院最初始的原型。從大井頭的水面望去,投射出的不只是全美戲院的史前史,也是整個台南市的發展歷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航海時代:普羅民遮街通大井

後方的暗室裡,影像光源來自的地方,放映師架上幻燈片投影機,燈片透明板上是不同年代的台南老地圖,以大井頭作為中心定位。向井的深處探詢,宛如掉進蟲洞一般,光影如流,膠卷一去不復返,時空不斷轉換,井子裡的水再次滿溢……

無人知曉大井頭開鑿的確切年代,以及掘井的人是誰。不過,從文獻高拱乾《台灣府志》記載,相傳太監王三保王景弘奉命下西洋時,曾經來到台灣島上的大井中繼取水,那是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

時間之流倒轉至大航海時代,穿越大井頭的水面,現在的民權路彼時是熙來人往的歐式大街。162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了取得內陸資源,從原本在台窩灣(Tayouan)上所建立的據點──熱蘭遮城(Zeelandia),也就是今天的安平古堡,穿過茫茫的台江內海來到赤嵌社。

紅毛人向當地原住民以布換地,在沿海處建立了普羅民遮街(Provintia)作為貿易使用,這裡也成為台灣第一條依都市計畫而建立的商業大道。大街的起點就是大井頭,一路向東往今日的北極殿所在處──鷲嶺頂延伸。

過去先民要從西岸進入到內陸時,以台窩灣為出入門戶,赤嵌是登陸的要埠,登陸首站便是大井頭。除了位處沿岸的地緣關係外,在俗諺中曾提及:「吃大井頭的水,不肥也美!」大井取得的水新鮮甜美,是台江周邊最直接取得淡水的途徑,這些條件使得大井頭在清初以前成為往來安平與赤嵌兩地最主要的渡船口。

鄭氏-清領時期:十字大街上擺市集

1662年,明鄭政權入台,在赤嵌地區設置承天府,並在府內規劃四坊二十四里,大井所在地被劃分至西定坊,而成為當時商業與聚落重心,原本的普羅民遮街便直接以井改名為「大井頭街」。延續這條商業大街的基礎,鄭氏逐漸在赤嵌一帶闢建新路,南北橫向的街道穿過,以普羅民遮街與禾寮港街交會而成的十字大街,成為往後清代重要的商業匯集重心。

昔日街上的紅毛商人換成了挑著扁擔的漢人攤販,1683年政權再次轉變,台灣被收入滿清的版圖之中。清領初期,大井頭仍延續著渡口的功能,成為中國來台官員與商旅上岸所在,內海往來的船隻舳艫千里。在清領初期所繪製的〈台灣地里圖〉中能看見,從大井頭往東前行至十字大街,搭建起一座座綿延鄰街的店鋪,形成熱絡繁華的市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