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德培選文:魏源與龔自珍共享一個信念─宇宙力量指引歷史進程

2021-02-13 07:00

? 人氣

「若非應天運而生,帝國能通於四海乎?即使用帑數千萬,亦不可謂費。」龔自珍拒絕「淺見愚儒,下裏鄙生」的想法,他們說支持征服事業不過是「耗中事邊」(浪費內地的資源去支持邊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龔自珍也大力主張要把該地區與內地整合。所有西北與華北無地流離的人口都該被送到西邊,給予二十年免稅並資助其墾荒,而地方屯營應該授田給士兵作為私產。當地的旗人應該遣散,文官應該控制所有的土地和負責徵稅。這個地區應該系統性畫分為府廳的行政建置,漢文地名應該取代本地的地名,而這些柏克、札薩克與其他邊疆的權威應該改由一般的行政單位管轄。

龔自珍的激進提案擴大了現有行政趨勢的規模,並主張快速推進到最後結果。清朝在十八世紀的政策就已經開始促進新領地的整合,並創造了一個混合民政與軍政的行政結構。但滿洲人統治者保持突厥斯坦與帝國其他地方分離,繼續堅持該地區應該自己支付其行政成本。龔自珍反對自給自足的想法,主張新設省的貴州與其他貧窮的內地省分,都應該獲得來自富裕省分的實質補助。但應該要小心控制貿易,避免腐敗的「奢侈品」進入。

嘉裕關的官員應該確保僅有穀物、布疋、茶等必需品能輸出到邊疆,且只有皮貨跟西瓜能進口至內地。龔自珍認為漢人可以在這邊重新展開新生活,同時不會被內地的社會衝突與商業誘惑所污染。甚至就連該地區流放的罪犯與其他來自內地的「奸民」,在該地都可以透過在自己的田地上辛勤勞動來重獲自新。龔自珍的純淨處女地觀點,還有來自帝國中心文化往外擴展到最盡頭的想法,以道德與歷史面回應了他的批評者。

魏源以較物質層面的理由支持他的同僚,強調米華健所謂的「防線前移的紅利」(forward defense dividend):把軍隊轉移到邊疆可以紓解軍隊在內地省分的花費。魏源在《皇朝經世文編》的文章中,同樣讚揚了帝國各個方向的擴張,並仔細調查了所有在帝國控制下的民族。內蒙古的蒙古人,加上土默特與歸化的蒙古人,構成了總共五十一個旗。每旗都有自己的札薩克,共可分成二十五個部落。

而外蒙古則形成了四個部落與八十一個旗,集體合稱喀爾喀。最西邊是準噶爾城鎮,那裡在戰爭後變成最大的墾殖地(魏源並沒有提到準噶爾人被滅絕之事)。而在他們之外則是「西屬國」,分成三路,包括哈薩克、布路特(吉爾吉斯)、安集延、愛烏罕(阿富汗)、溫都斯坦(印度斯坦)等等。在魏源的廣大眼光下,所有這些民族在某個意義上都「屬」於帝國;只有俄羅斯不是屬國。

魏源也必須對帝國領土控制導致內地資源浪費在邊疆荒地的指責辯護。他引述過去游牧民族造成的不斷破壞為例,證明邊疆擴張所花費的成本完全合理,更進一步強調邊疆地區可以紓解內地的人口壓力。他大聲曰:「天留未闢之鴻荒」,正是要讓我們收容「盛世」所不斷孳生的人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