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超觀點:產業外移陸企崛起─台灣產業發展大困境

2017-10-17 06:50

? 人氣

其次,人才出走也正在威脅產業發展,台灣擁有極佳的教育環境,培養出許多優質的人才,奠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然近年來,不論是對岸刻意挖角,抑或主動出走,國內人才大量流失,根據主計總處今年三月首次公布其推估的結果,提出《104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該統計係由入出國資料還要與勞健保資料等交叉比對得出的結果。結果顯示,2005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僅有34萬人,2015年暴增至72萬4千人,十年來成長超過一倍之譜。而2015年以赴中國大陸者占 58%最多(達42萬人),次為至東南亞達15.40%。國內優秀人才出走,卻無法吸引外籍優秀人才來台,形成嚴重的人才逆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5.陸企崛起

規模經濟是過去台商最擅長的經營模式,大規模擴產投資,迅速降低生產成本,以破壞性的價格切入市場。這種生產模式的優點,在於不需要高超的技術,只要專注在擴產與製程提升,就能快速取得訂單。然而此一生產模式,面臨大陸企業的挑戰,中國大陸經濟起飛之後,資本雄厚,也紛紛仿效這套產業發展模式,加上大陸政府刻在推行進口替代政策,將原本需要從國外進口的中間財轉為國內生產,將整個供應鏈建立在大陸內部,各地政府不但提供政策誘因,不乏直接投資的案例,規模遠大於台廠,甚至提供補貼與訂單,即使生產良率不如台廠,卻因政府補貼後,獲利能力遠勝於台商。

6.兩岸關係惡化

民進黨執政以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兩岸關係從冷和平更走向熱對抗。中共切斷兩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平台、中止兩岸經貿談判、兩會溝通管道中斷、部分邦交國被斷交、輸陸產品卡關,以及來台陸客也隨之銳減,重創周邊產業。

許多人沒注意到,兩岸關係惡化下另一個產業危機,國民黨執政期間,推動「兩岸產業搭橋專案」,透過兩岸輪流舉辦產業合作交流會議,並以「一產業一平台」合作模式,進行民間企業深度交流與洽談。八年期間兩岸輪流舉辦69場次會議,其產業範疇涵蓋通訊、再生能源、電子商務、精密機械、食品、生技與醫材等20個項目,參與業者超過2萬3千人次,促成1,800餘家企業進行合作洽談。可惜的是,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該方案已經停擺,許多合作案被迫中斷,台灣大型企業影響有限,但許多依附在搭橋專案的中小企業頓時斷炊了,有些原本想根留台灣的企業被迫轉往對岸發展。

7.缺乏內需市場

台灣人口僅有二千三百萬,市場規模有限,品牌經營若是僅著眼於台灣內部市場,發展較為有限。尤其近年興起的創新與創業,太小的市場不利產業的規模化。所幸對岸仍有同文同種的大陸市場,創業者若能善用網路行銷,亦能將十三億的中國大陸市場視為母國,藉此擴大規模。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台灣產業已邁入發展瓶頸,缺乏新興主力產業成為新的經濟發展動能,加上無論是其他亞洲三小龍的不斷超越,後面還有大陸的跳躍性成長,已讓台灣陷入困頓之中。縱然政府也見到相關問題,但仍提不出解決之道。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