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超觀點:產業外移陸企崛起─台灣產業發展大困境

2017-10-17 06:50

? 人氣

作者認為,台灣產業已邁入發展瓶頸,缺乏新興主力產業成為新的經濟發展動能。(圖/Rodrigo Galindez@Flickr)

作者認為,台灣產業已邁入發展瓶頸,缺乏新興主力產業成為新的經濟發展動能。(圖/Rodrigo Galindez@Flickr)

台灣產業發展曾為各國學習的樣板,尤其在科技產業更是居全球舉足輕重的角色,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台灣DRAM出貨中斷,隨即造成國際價格飆漲。然而近年來台灣產業開始走下坡,發展已面臨嚴重的困境。以下列舉當前幾項重大產業發展問題如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產業轉型升級不如預期

台灣的產業發展並非一蹴可幾,有賴當時的主政者,在蓽路藍縷中有計畫的逐步轉型,1949年從大陸撤守至台灣時,當時因戰爭基礎建設與工業幾乎毀壞,物資匱乏,先從農業生產奠定經濟的基礎;1960年代以農業扶植工業,邁入勞力密集產業;1980年代勞動要素大幅上漲,加上周邊國家興起,又成功轉型朝資訊電子產業發展,帶動經濟起飛。惟之後就再也沒有足以領航台灣經濟的新產業,縱然歷任政府均倡導產業轉型升級,卻無法確實帶動國內企業轉型。

2.未能跟上典範轉移

台灣產業過去跟隨著Wintel(微軟、英特爾)成長模式,主導PC相關代工產業,即使毛利不高,但憑藉著大量的訂單,獲利也不惡。然而行動裝置的興起後,顛覆傳統PC市場,台商未跟上此一趨勢,至此成長模式受到嚴厲的挑戰。之後新興的人工智慧(AI)、AR/VR、大數據、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無人車、物聯網等產業的崛起,台商佈局的腳步也略顯緩慢,在這一波科技典範轉移中,影響力逐漸縮小。

3.產業外移加劇

台灣製造業以代工產業為主,生產要素價格深深影響企業發展,1990年代起因台幣升值、土地、工資大幅漲,製造成本已無法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競爭,大陸不但具備土地、工資低廉,龐大的市場潛力以及語言、文化、地理位置相近等優點,使大陸成為台商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與全球佈局的首選。從2010年起,海外生產比已經超越五成,還逐步攀升,已經達55%水準,足見產業外移問題的嚴重性。

外銷接單概況。(作者提供)
外銷接單概況。(作者提供)

4.生產要素五缺

面對長期產業外移,政府積極拉攏台商回台投資,尤其近年來大陸工資與土地成本高漲,有些地區甚至超過台灣,近期許多抱持著鮭魚返鄉的台商欲回台投資時,才發現台灣面臨五缺困境,也就是缺電、缺水、缺地、缺工、缺人才等五大問題。

其中以缺電問題最為嚴峻,由於民進黨政府主張「非核家園」,民進黨堅持現有的核電將逐漸淘汰,然一時又找不到替代方案,即使燃煤以及天然氣滿載,仍無法充分補足核電的缺口;綠能發電雖是乾淨能源,但無論是太陽能或是風力發電都受限於自然環境甚深,台灣太陽日照分配不均,風場也不理想,每年還有不少颱風,都可能造成發電設備的毀損。由於備載容量遠遠不足,未來類似815全臺無預警大大規模停電事件將會一再上演,缺電恐怕是產業發展最不安定的因素。

其次,人才出走也正在威脅產業發展,台灣擁有極佳的教育環境,培養出許多優質的人才,奠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然近年來,不論是對岸刻意挖角,抑或主動出走,國內人才大量流失,根據主計總處今年三月首次公布其推估的結果,提出《104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該統計係由入出國資料還要與勞健保資料等交叉比對得出的結果。結果顯示,2005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僅有34萬人,2015年暴增至72萬4千人,十年來成長超過一倍之譜。而2015年以赴中國大陸者占 58%最多(達42萬人),次為至東南亞達15.40%。國內優秀人才出走,卻無法吸引外籍優秀人才來台,形成嚴重的人才逆差。

5.陸企崛起

規模經濟是過去台商最擅長的經營模式,大規模擴產投資,迅速降低生產成本,以破壞性的價格切入市場。這種生產模式的優點,在於不需要高超的技術,只要專注在擴產與製程提升,就能快速取得訂單。然而此一生產模式,面臨大陸企業的挑戰,中國大陸經濟起飛之後,資本雄厚,也紛紛仿效這套產業發展模式,加上大陸政府刻在推行進口替代政策,將原本需要從國外進口的中間財轉為國內生產,將整個供應鏈建立在大陸內部,各地政府不但提供政策誘因,不乏直接投資的案例,規模遠大於台廠,甚至提供補貼與訂單,即使生產良率不如台廠,卻因政府補貼後,獲利能力遠勝於台商。

6.兩岸關係惡化

民進黨執政以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兩岸關係從冷和平更走向熱對抗。中共切斷兩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平台、中止兩岸經貿談判、兩會溝通管道中斷、部分邦交國被斷交、輸陸產品卡關,以及來台陸客也隨之銳減,重創周邊產業。

許多人沒注意到,兩岸關係惡化下另一個產業危機,國民黨執政期間,推動「兩岸產業搭橋專案」,透過兩岸輪流舉辦產業合作交流會議,並以「一產業一平台」合作模式,進行民間企業深度交流與洽談。八年期間兩岸輪流舉辦69場次會議,其產業範疇涵蓋通訊、再生能源、電子商務、精密機械、食品、生技與醫材等20個項目,參與業者超過2萬3千人次,促成1,800餘家企業進行合作洽談。可惜的是,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該方案已經停擺,許多合作案被迫中斷,台灣大型企業影響有限,但許多依附在搭橋專案的中小企業頓時斷炊了,有些原本想根留台灣的企業被迫轉往對岸發展。

7.缺乏內需市場

台灣人口僅有二千三百萬,市場規模有限,品牌經營若是僅著眼於台灣內部市場,發展較為有限。尤其近年興起的創新與創業,太小的市場不利產業的規模化。所幸對岸仍有同文同種的大陸市場,創業者若能善用網路行銷,亦能將十三億的中國大陸市場視為母國,藉此擴大規模。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台灣產業已邁入發展瓶頸,缺乏新興主力產業成為新的經濟發展動能,加上無論是其他亞洲三小龍的不斷超越,後面還有大陸的跳躍性成長,已讓台灣陷入困頓之中。縱然政府也見到相關問題,但仍提不出解決之道。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