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由稅改的命題詮釋看學者的傲慢

2017-10-18 06:00

? 人氣

這些外流的資金,成立海外公司操作,即所謂的假外資,基於國際政治的現實我們台灣一方面難以查核,而另一方面這些假外資卻可以享有實際較低的稅率,早已成為趨勢,一個國家面對連續28季淨資金的流出,不是什麼小問題,朱院士感受不到,但產業空洞化,中小企業老闆生意越來越難做,這是大家都感受到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下圖是中華徵信社統計前5000大企業與前500大企業的新聞報導,前5000大企業獲利衰退,但前500大企業卻增加。資金外流、投資不足、人才外流等因素,使台灣產業體質弱化,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為什麼降低內外資差異,是這次稅改重要政策目標的原因。

能把內外資稅率差異縮小,並兼顧所得分配的量能課稅正義原則,這本來就是相矛盾的方向,朱敬一院士在自己的臉書上有明確的說明,這部分正確,也點出這次稅改最麻煩的地方,但在配套調高標準扣除額之後的中低所得稅率下降效果後,至少從繳稅倍數與稅率倍數上來看,這種相對剝奪感是落在富人身上,能做到這樣的稅改規劃已屬不易,朱院士身為台灣駐瑞士WTO的大使,也是政府的一員,應該給規劃的人員鼓勵才對,對於兩稅分離當中的個人主觀評價,抓了一個股利分離的單一稅率26%就說圖利富人,忽略整體的稅改效果,從同是政府的一員來說,其實不太厚道,對財政部規劃的團隊而言,他們這一系列從菸酒稅調整、遺贈稅提高,每一役都有參與到,他們感受到的壓力與內心的不平,絕非外界所能想像,更何況這次稅改實質內涵並非外界以偏概全的論述所說是圖利富人,我認為這部分,應該給他們掌聲,而不是一味的批評。

*作者為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麒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