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重觀點:從跛豪到追龍─香港電影的認同轉換

2017-10-16 05:50

? 人氣

究其原因,當然是出自中國崛起,大陸觀眾的口味,成為華語電影最需要考量的市場要素。每年大陸的抗戰劇總共要「消耗」七億日本兵,自然香港片商不能不起而效尤,雖然作不到如吳京「戰狼二」般,讓中國特種部隊打進非洲,至少可以讓歷史裡的外國人壞到掉渣子,最後死得愈慘愈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更有趣的是,如今在大陸,罵日本似乎是政治正確,似乎每個人都懷抱國仇家恨;然而從1972年雙方建交以來,至少前卅年彼此的關係,遠不如後來緊張。在北京還仰賴日本ODA援助的時候,自然宣傳機器不便過度地鼓動反日、不會火力全開提醒民眾關於抗戰的記憶。在這段期間內,日本性格男星高倉健,隨著1979 年「追捕」進入中國大陸,一度類似鄧麗君,成為改革開放初期民眾的集體偶像。

隨著中國大陸崛起,愈來愈不需對日本拿人手軟,愈來愈想要想要「走出去」;另一方面,日本右派也因北京的崛起,愈來愈鼓吹「中國威脅論」。交相激盪之下,在大陸與香港的電影中,外國人的奸惡程度,自然也就水漲船高,反正只要一灑「仇外狗血」,就是票房的保證。

2014年11月,83歲的高倉健過世,大陸社群網站上出現大量追悼的發文。然而一如高倉健在「鐵道員」中飾演的即將廢線小站站長,在他與世長辭之後,「好日本人」在大陸的主流戲劇中,也成了不復再見的明日黃花。

民族情懷當然是電影裡可以反映的一種情緒。但過於偏頗的扭曲,就無異於犧牲電影藝術來為政治服務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工作者。本文原刊《筆震》論壇,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