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專文:They all age well─重讀董橋

2021-02-06 05:50

? 人氣

再往下看,第32條談英國詩人濟慈,第33條談溥心畬寫的一首詩〈青草湖孔明廟〉,第34條從成大中文系的朱約農教授談到馮內果和《第五號屠宰場》,第35條再談濟慈的好友,共創英國浪漫主義詩學的雪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光是如此蜻蜓點水,已經足以顯現董橋的博學了。不過透過這樣的羅列,不能精確表達董橋的散文風格,也是他書寫「知性散文」的最大成就。首先,董橋散文一般篇幅不大,精簡短小;其次,他喜歡在文章中放入引文,俗稱「掉書袋」。如果在其他人手中,併合這兩項特性便足以釀成閱讀災難了──小文章還要「掉書袋」,那豈不是整篇看來像抄書筆記,作者躲在別人的語句後面,一來沒有個性、沒有清楚面目,二來很刻意也很討厭地要凸顯、炫耀自己讀那麼多書,如此博文又如此強記!

董橋不落痕跡地輕輕巧巧地就避過了這2種閱讀大患。靠的最主要是他那極其獨特的語氣風格,創造了神奇而弔詭的效果,毫無疑問絕對不容忽略的個性,以及最和緩自抑的謙虛,不可思議地結合在一起。

(本文節錄自《印刻文學生活誌》210期,2021年2月號)

*作者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主持Bravo91.3「閱讀音樂」及九八新聞台「楊照音樂廳」廣播節目。長期於「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開設人文經典選讀課程。著作等身,橫跨小說、散文、評論、經典導讀等領域。百年荒蕪小說系列有《1975 裂痕》、《1981 光陰賊》、《遲緩的陽光》等;另有《詩人的黃金存摺》、《現代詩完全手冊:為何讀詩、如何讀詩》、《打造新世界:費城會議與美國憲法》、《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缺與盲》、《誰說青春留不住》、《我想遇見妳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遊樂之心:打開耳朵聽音樂》、《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烈焰:閱讀札記 I》、《地熱:閱讀札記 II》、《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等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