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情願的流亡!英國移民潮蠢蠢欲動,開埠百餘年來港人「出走」為哪樁

2021-02-01 11:40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2019年6月30日,中國針對香港頒布《香港國安法》,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台灣先後宣佈面向香港居民提供特殊移民簽證渠道,或放寬既有簽證政策。其中,英國國民(海外)簽證(BNO簽證)從2021年1月31日開始接受申請。合資格申請的BNO港人達290萬,連同家眷達520萬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英國內政部1月29日正式公布BNO簽證申請詳情時指出,預測第一年將有至少12.3萬名BNO申請循此路赴英,五年內將有至少25.8萬人,最多32.24萬人申請。

據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向BBC中文提供之數據,1985至1997年間,香港共有57.6萬人移居外地。要是申請BNO簽證人數符合英國預測,且全數獲批,則光是循BNO簽證路線移民英國人數,就相當於後過渡期移民潮的一半以上。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20年10月份發佈年度宜居城市評分調查顯示,43.9%受訪者表示打算移民,比2019年增加1.6個百分點。研究所指出,經過統計檢定,這不算有顯著差異。但把2019年9月的結果42.3%與2018年12月的結果比較,差距就達到8.3個百分點——這恰恰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案(反送中)示威前後的差異。

自去年7月英國政府公布BNO簽證政策之後,在北京警告反制,香港建制派呼籲「清理異心者」的氛圍下,移民中介紛紛透露生意增加,外資銀行也開始預測有多少資金會被帶走。「移民潮」似乎要從紙上談兵變成現實。

然而,「香港是個移民社會」、「香港是一座移民城市」……諸如此類的描述不勝枚舉,已經無法追尋個所謂「引文出處」。在香港建城180年之際,「移民潮」一說再次引起熱烈議論,也許只是歷史再次重覆上演。

圖表:香港人口淨遷移變化(1961 - 2020)——用以反映人口遷徙變化之全年遷入人數與遷出人數之相差值

國共內戰之後—北面的人下來了,這裏的人坐船走了

1841年1月26日,以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Charles Elliot)與北愛爾蘭軍官璞鼎查(Henry Pottinger;港譯砵甸乍)為首的皇家海軍部隊登陸今天的上環水坑口街正式佔領,是為「香港開埠」。從那天起,中外人員經由此地往來世界,除二次大戰與近期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外,長期絡繹不絶。

直到1949年中共建政之前,英界與華界居民可自由通過邊界,香港居民移居海外,基本上只是整個華南沿海移民潮的一部分。1925年省港大罷工、1930年代二戰日軍侵華初期從北方逃進香港的難民,和後來1942年日佔香港時期的強迫歸鄉政策,可說是香港首100年期間最有名的大規模移民事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