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情願的流亡!英國移民潮蠢蠢欲動,開埠百餘年來港人「出走」為哪樁

2021-02-01 11:40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2019年6月30日,中國針對香港頒布《香港國安法》,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台灣先後宣佈面向香港居民提供特殊移民簽證渠道,或放寬既有簽證政策。其中,英國國民(海外)簽證(BNO簽證)從2021年1月31日開始接受申請。合資格申請的BNO港人達290萬,連同家眷達520萬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英國內政部1月29日正式公布BNO簽證申請詳情時指出,預測第一年將有至少12.3萬名BNO申請循此路赴英,五年內將有至少25.8萬人,最多32.24萬人申請。

據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向BBC中文提供之數據,1985至1997年間,香港共有57.6萬人移居外地。要是申請BNO簽證人數符合英國預測,且全數獲批,則光是循BNO簽證路線移民英國人數,就相當於後過渡期移民潮的一半以上。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20年10月份發佈年度宜居城市評分調查顯示,43.9%受訪者表示打算移民,比2019年增加1.6個百分點。研究所指出,經過統計檢定,這不算有顯著差異。但把2019年9月的結果42.3%與2018年12月的結果比較,差距就達到8.3個百分點——這恰恰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案(反送中)示威前後的差異。

自去年7月英國政府公布BNO簽證政策之後,在北京警告反制,香港建制派呼籲「清理異心者」的氛圍下,移民中介紛紛透露生意增加,外資銀行也開始預測有多少資金會被帶走。「移民潮」似乎要從紙上談兵變成現實。

然而,「香港是個移民社會」、「香港是一座移民城市」……諸如此類的描述不勝枚舉,已經無法追尋個所謂「引文出處」。在香港建城180年之際,「移民潮」一說再次引起熱烈議論,也許只是歷史再次重覆上演。

圖表:香港人口淨遷移變化(1961 - 2020)——用以反映人口遷徙變化之全年遷入人數與遷出人數之相差值

國共內戰之後—北面的人下來了,這裏的人坐船走了

1841年1月26日,以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Charles Elliot)與北愛爾蘭軍官璞鼎查(Henry Pottinger;港譯砵甸乍)為首的皇家海軍部隊登陸今天的上環水坑口街正式佔領,是為「香港開埠」。從那天起,中外人員經由此地往來世界,除二次大戰與近期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外,長期絡繹不絶。

直到1949年中共建政之前,英界與華界居民可自由通過邊界,香港居民移居海外,基本上只是整個華南沿海移民潮的一部分。1925年省港大罷工、1930年代二戰日軍侵華初期從北方逃進香港的難民,和後來1942年日佔香港時期的強迫歸鄉政策,可說是香港首100年期間最有名的大規模移民事件。

中國大陸難民在香港羅湖火車站關卡樓排隊辦理入境手續(9/11/1949)
1949年11月,香港邊境羅湖火車站,來自大陸的難民排隊等候辦理入境手續。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中國國民黨政府在一輪外交周旋之後沒有趁機收回香港,英國殖民政府恢復運作。從國共內戰再起,1949年中共建政,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之間,香港最為人所知的移民潮,主要是中國大陸居民南下的歷次「逃港潮」。但同樣在這40年間,一些新界原居民開始離鄉別井,到英國等地定居,甚至在不同地方建立「小香港」。一個人數不那麼顯眼,但有相當影響力的移民潮在持續進行著。

在新界各原居民村莊不難找到這樣的故事,但是以客家人為主的東北部沙頭角和東部西貢的情況尤為明顯,甚至出現西貢鴨洲和鹽田梓(也作鹽田仔)幾近全島荒廢的局面。西貢鄉民移民的原因主要與香港東部漁獲減少有關,沙頭角則主要因為1951年中共新政府與港英政府分別實施邊防管理和設立邊境禁區,讓本屬同一宗族的深圳河兩岸村莊一分為二,一些邊界兩面村民跨境擁有的農地雖然在中方「跨境耕作證」制度下得以繼續運轉,但整個地區的農業還是日漸式微。

香港沙頭角蓮麻坑村葉定仕故居舉辦儀式(30/12/2011)
沙頭角蓮麻坑村葉定仕故居如今成了隱藏香港新界深山的辛亥革命遺址,葉定仕等人的事蹟讓蓮麻坑村成為知名「僑鄉」。

英國成為了這些村民出外謀生的目的地,主要是因為英國本土訂立《1948年英國國籍法》,讓包括香港在內的殖民地居民成為「聯合王國及殖民地公民」(Citiz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olonies; CUKC),當中包含英國居留權與工作權,以吸引殖民地居民赴英填補戰後勞工短缺。這些新界人基本上與來自加勒比海的「疾風一代」(Windrush Generation)同時抵英。

沙頭角眾村當中,連麻坑村可算是「知名僑鄉」,二次大戰前同鄉已遍布暹羅(今泰國)、北婆羅洲沙巴州(今東馬來西亞沙巴州)、牙買加、巴拿馬等地,出過中國同盟會暹羅分會成員葉定仕、馬來亞共產黨(馬共)中央委員劉一帆等人物。前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所創「團結香港基金」旗下香港地方志辦公室2015年編篡之《蓮麻坑村志》提到,當時赴英手續容易,而由於到香港市區當建築工人挑泥,一周工資為21港元,但在英國,以餐館雜役為例,一周至少有5英鎊,相當於80港元,對這些新界鄉民來說十分吸引。

馬來西亞沙巴州山打根市一景
如今屬馬來西亞的沙巴州山打根市有不少香港新界移民的足跡。

1950年代的沙頭角鄉民也有跟隨祖輩足跡響應務工而移居東南亞。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地理系斯凱爾頓榮休教授(Prof Ronald Skeldon)是一位曾在香港任教和研究多年的人口遷移專家,他在《不情願的流亡:香港移民與新海外華人》一書中提到,英屬北婆羅洲、文萊和沙撈越等地曾提供這樣的三年工作合同。一些連麻坑村村民自此在沙巴州定居,原英屬北婆羅洲首府山打根(Sandakan)自此被稱為「小香港」。

戰後香港民用航空尚未普及,這些香港新界人得花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搭乘輪船赴英。這些以男性為主的村民抵達英國落戶後,又會協助其他同村兄弟離港赴英。雖然英國在1962年收緊居留權規定,但到了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這些「拓荒者」陸續申請新界的妻子兒女赴英團聚。

就這樣,又一波人出去了。香港啟德國際機場細小但繁忙的航站樓中不時上演半村子人聯群結隊,歡送穿衣隆重的村民踏上移民之旅的場景。

倫敦華埠商會主席鄧柱廷多年前接受BBC中文專訪時說,他在1970年代來到倫敦華埠時,90%商家都跟他一樣來自香港新界。他說:「我們那一代人來英國就是做餐館的最多。」

今天香港粵語中常有「洗大餅」一說,意思便是指移民到外國後到中餐館洗盤碗謀生。

春節期間曼徹斯特中國城舉行舞獅舞龍活動(10/2/2019)
曼徹斯特住有不少香港蓮麻坑村村民。
倫敦華埠天外天酒樓外的英鎊標價宣傳海報(2008年)
許多新界移民來到英國之後首選從事飲食業。

居英連麻坑村村民有不少聚居於曼徹斯特(Manchester)。曼城華人之家資料稱,連麻坑村葉氏為當地最常見之華人姓氏,然後還有來自大埔船灣11村的彭氏和李氏。該會創辦人黃葉莉薇(Jenny Wong)也是連麻坑村人。專門研究新界邊境歷史的獨立學者阮志在2012年出版的《從沙頭角連麻坑村說起》一書中指出,曼城城南墓園裏能找到幾位已故村民的墳墓,碑文上以中文寫上籍貫為「香港新界連麻坑村」,或按照英國租借新界前寫法「中國寶安縣連麻坑村」。

阮志引述黃葉莉薇指出了另一個讓新界人離港赴英的理由:港英政府銳意發展新界,導致農地減少——1959年,第一個新市鎮在新界西南荃灣區建立,沙田、屯門、大埔、上水等則在1970年代相繼建立,不少原居民的田地在這過程中遭到徵收和拆遷。

一些新界居民也在這段時間移民到荷蘭、愛爾蘭共和國等其他歐洲國家。2020年當選愛爾蘭都柏林市長的朱頌霏(Hazel Chu),其父親就是沙頭角雞谷樹下村村民。

新界居民移民海外對香港人口結構的影響可以說相對有限。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開提供之人口淨遷移數據(入境與出境人口之差),1961至1980年間,除了1961年出現淨移出2.45萬人,1966年淨移出1.86萬人外,大多數時間都錄得遠高於此的淨移入數字,最高峰於1979年有19.79萬人淨移入香港。

但是對於這些原居民村而言,影響可以是毀滅性的。前英屬香港新界政務署署長許舒博士(Dr James Hayes)在《新界百年史》中提到西貢企嶺下老圍村與新圍村的例子,他在1990年到訪時只剩四戶人(以一家四口推算即約16人),村代表(村長)說許多人都移民到英國了,要是全都回來過春節,就會有140人。

後過渡期與「六四」之後——「太空人」去了又回來

北京人民大會堂內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前左)與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前右)交換簽署好的《中英聯合聲明》文本(19/12/1984)
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敲定了英國在1997年把新界租借地與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割讓地一併歸還中國的安排。

1982年9月,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中國,正式提出香港前途談判。在此之前,《1981年英國國籍法》的通過,改變了香港人在英國的地位。已入英籍的香港人從CUCK重新歸類為英國屬土公民(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 Citizen; BDTC),相對於本土的英國公民(British Citizen),不再享有英國居留權和就業權,赴英定居程序與一般外國人無異。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聯合聲明》在北京簽署,香港在1997年移交中國成為定局。英國在1986年再訂立《1986年香港(英國國籍)令》,創設英國國民(海外)身份(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BNO),讓香港BDTC在移交後能保持與英國的一定關係。

雖然《聯合聲明》簽訂後,香港社會上已經開始有移民的討論,但真正引爆移民潮的還是1989年「六四」事件。香港經歷了上百萬居民上街聲援北京學運的情景之後,天安門鎮壓留下的陰影籠罩香港。資深記者謝志峰、鄧翼群在合著《曾是香港蠱惑男》中形容,「更多香港人對主權移交後的前景感到悲觀和恐懼」。

此後一段時間,各國領事館或英聯邦國家駐港專員公署外大批港人排隊領取移民申請表格的場景不時出現在新聞報道中。1989年4月,港英政府行政司曹廣榮在英屬香港立法局會議上回答有關移民情況的議員質詢時介紹說,加拿大是最多港人選擇的移民目的地,其次是美國和澳大利亞。

數以萬計香港市民在灣仔人民入境事務大樓外排隊等候辦理申領BNO護照手續(18/3/1996)
AFP
1996年3月,趕著在最後限期前申領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港人擠滿灣仔入境處總部大樓內外。
香港灣仔人民入境事物大樓外兩名正在排隊等候的女子填寫歸化英國屬土公民表格(29/3/1996)
Getty Images / In Pictures
一些港人在最後限期來臨之際才申請歸化為英國屬土公民,以符合申領BNO護照資格。

謝志峰、鄧翼群的著作就提到,加拿大卑詩省(英屬哥倫比亞省;BC省)列治文市(Richmond, British Columbia)從此成為了另一個「小香港」。謝志峰還這樣形容他本人與妻子申請移民加拿大時有多容易:「初時以為要考英文(參加英語水平考試)之類,未想到順利無比,什麼都不用考,連領事館都不用去,已有批文接受我們移民。」

從香港保安局向BBC中文提供的香港居民移居外地的估算數字所見,1985年有2.23萬人移居外地,1986年略為回落至1.9萬,但此後持續上升至1992年的最高峰6.62萬。

但這數字有其不能作凖之處:曹廣榮曾在立法局會議上解釋,港府主要根據向皇家香港警務處申請簽發「無犯罪紀錄證明書」(俗稱良民證)數字、各國駐香港外交機構提供的入境簽證簽發數字,以及人民入境事務處的香港居民淨外移人數紀錄來估算移民數字。

據香港保安局對BBC中文介紹,特區政府推算移民數字的方法大同小異。保安局指出:「獲發無犯罪紀錄證明書的人士未必都能成功申請移居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簽證,而取得移民簽證的人士亦不一定會最終移居有關國家或地區。因此,在詮釋有關估算時,必須考慮上述限制。」

圖表:香港特區政府推算之居民移居外地估算數字(1985-2019)
BBC

移民潮產生了「太空人」現象,意思是移民家庭留下一位家中經濟支柱在香港工作賺錢,而這通常是父親,剩下母親帶著孩子在新的定居地居留,以滿足入籍所需的居留年數,俗稱「坐移民監」,然後留港的定期赴「新家」看望親人。香港《星島日報》不下一次記載這樣一個傳說:一位富有的醫生把妻兒送往澳大利亞,自己留在香港工作,每逢星期五晚飛往悉尼與家人度周末,再趕星期天晚上返回香港的航班,正好趕上星期一上班。

高峰過後,香港反而出現了「回流潮」,不少已經取得外國公民身份與居留權的移民港人返回香港定居。香港浸會大學經濟系榮休教授林潔珍與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研究教授廖柏偉在1998年的一部合著中解釋,這一波移民潮隨著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等國收緊移民配額而回落,澳加與美國等自身經濟不景則導致了回流潮的出現。

在這期間,英國於1990年推出「英國國籍甄選計劃」,也就是「居英權計劃」,讓香港總督提名的5萬個合資格家庭直接取得英國公民身份與英國居留權。其目的之一在於因應「六四」事件的衝擊安撫香港民心,減慢人才與資金流失。

這實際上是一項免除申請人「坐移民監」的積分制移民英國計劃。申請人必須是BDTC,還必須是專業人士、政府公務員、華籍英兵等身份,審查當局繼而按照其年齡、工作經驗、教育程度、英語水平、與英國的關係、有否從事公共或社會服務和有否任何特殊情況打分,繼而決定是否批出英國公民身份與居留權。

雖然該段期間移民十分普遍,但香港電台電視部知名時事欄目《鏗鏘集》曾報道,許多獲批居英權的人都不敢公開身份,怕政治敏感,不想惹麻煩。

北京也不滿英方的安排。1996年5月15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對來自「居英權計劃」的英國公民身份不予承認,也表明持有BNO護照的「香港中國同胞」均為中國公民。

《香港國安法》之後——未知的境況

倫敦一場聲援香港集會上擺放蓋上舊英屬香港旗幟與白色安全帽的假棺材(12/12/2020)
AFP
中國頒布《香港國安法》讓西方社會擔憂香港自由不再。

「97移民潮」過去,香港先後經歷2003年《基本法》23條國安立法爭議、2014年雨傘運動(「佔領中環運」動)、2016年旺角衝突和立法會宣誓風波等事件,來到2019年再發生「反送中」示威,到2020年《香港國安法》來臨。參考香港保安局的估算數字,香港自2003年起每年不超過1萬人移居外地,2018、2019年更只有7000人左右。

香港保安局的數字與香港警務處同一時間段的「良民證」申請數字走勢存在矛盾:2015至2019年間「良民證」申請人數持續增加。雖然警務處向BBC中文指出,「良民證」也可用於非移民簽證以及領養兒童申請,但不少媒體都傾向認為這是移民潮湧現的指標。

英國內政部在公布BNO簽證申請細節時預測五年內有最多32.24萬人申請之餘,還透露從2020年7月15日到2021年1月13日,大約7000名BNO及其受養人獲批「特許入境許可」(Leave outside the Rules; LOTR),已經在英國逗留。預料他們將是最先申請的一群。由於LOTR是申請人抵達英國邊境關卡時當場提出申請,這7000名港人估計沒有被計算到香港保安局的數據中。

圖表:香港官方移居外地估算數字與"良民證"申請數字之差異(2012-2019)

但還有一群人比申請LOTR等待BNO簽證開放申請的那一群更早落腳英倫。

Gwyneth(化名)是一位80後BNO,她的丈夫因為父親生於澳門,在1999年治權移交前取得葡萄牙公民身份。他們在2018年夏天決定帶著還在上幼兒園的兒子移居英國。

「脫歐是主要原因,因為脫歐後就沒了這條路了。加上當時香港的環境也每況越下,我丈夫又在英國從初中讀到大學,所以還是想回去。」Gwyneth這樣對BBC中文形容她一家三口離開香港的理由。

倫敦聖詹姆斯公園地鐵站內宣傳「歐盟定居計劃」的海報(25/3/2019)
一些同時擁有葡籍澳門人身份的港人更早動身移民英國。

2020年12月31日深夜,脫歐過渡期結束,歐盟人員自由流動不再適用於英國,但已經居於英國的歐盟公民——包括葡籍澳門人——可循「歐盟定居計劃」申請定居身份,如果未住滿五年就會先給予「凖定居」身份。取得定居身份再住滿一年,就能申請英國公民身份。

Gwyneth與丈夫離開香港前從事航空業,到英國之後住在倫敦以西的伯克郡(Berkshire)。丈夫花了半年總算找到了老本行職位,她則暫時留家照顧孩子。一家人已經辦好了「凖定居」身份,安頓下來。「反送中」示威爆發至今,她有不下30個朋友找她諮詢移民英國事宜。

「多數是老同事,中學同學也有十個八個,有些是十幾年沒見過面的。」

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最新推算,目前香港人口為751萬。美銀證券(BofA Securities)1月中發表的投資市場研究報告認為,2021年將有2802.43億港元資金(361.46億美元;2323.34億元人民幣)因港人移民英國而流出香港,未來五年則合共帶走5880.53億港元。相當於「香港央行」的香港金融管理局出面反駁,稱目前看不到有資金外流。一些本地投資銀行也稱,中國大陸資金「北水」正持續流入香港,美銀證券所提出的這個金額不足以撼動與美元掛鉤的港元匯價。

香港親北京人士在鐘煥海旁舉起中國國旗與香港區旗慶祝中國頒布《香港國安法》(30/6/2020)
接連有親北京輿論主張把「不愛國愛港者」趕走。

英國公布BNO簽證計劃具體申請辦法不到24小時,中國外交部宣佈從1月31日起不再承認BNO護照為合法證件,並表明保留進一步反制英方權利。特區政府跟進公布具體措施,包括不得使用BNO護照在香港出入境。這些措施將產生多大程度的實際影響仍待觀察,新冠病毒疫情尚未退卻預料也將繼續窒礙國際旅行與移民流動。

但多位親北京政治人物早於2020年7月英方公布BNO簽證政策時已公開呼籲制裁BNO簽證申請人。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兼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最近便提出,北京不但應當依照中國《國籍法》既有規定,撤銷取得英籍港人的中國國籍,更應撤銷他們的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葉劉淑儀擔任港英政府副行政處長時為人熟悉的一項工作,正是推廣「居英權」計劃。作為港英政府最後一任人民入境事務處處長和香港特區首任入境事務處處長,也算是港人英國國籍登記與BNO護照簽發的最後一批港方主管官員。她在2003年「23條」國安立法失敗之後辭任保安局局長,2008年當選立法會議員回歸政壇。

脫歐後之英國護照(左)與中國香港特區護照(右)
觀察人士擔憂北京將迫使港人放棄外國國籍。

具備律師資格的《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撰文警告,像葉劉淑儀建議的這類反制措施只會是傷害上百萬留港居民的「七傷拳」——「先傷己後傷敵,甚至傷己大於傷敵」;曾任中共在港報章《文匯報》副總編輯的時事評論員程翔更認為,這是北京想要對香港採取「留港不留人」策略的跡象之一。

而在英國公布BNO簽證細節前夕,加拿大外交部也公開警告中國有嚴格執行《國籍法》,在香港取締雙重國籍的跡象,呼籲在港加國公民——而這包括了不少回流港人移民——遇事時堅稱自己是加國公民,以獲得領事保護。《星島日報》加東版引述前加拿大駐北京大使趙樸(Guy Saint-Jacques)說:「這是另一個重要的發展,看起來中國現在正把其公民法應用在香港,並迫使人們選邊站。」

與此同時,中國與澳大利亞的外交對峙也不見有緩和跡象。在一些香港媒體大談澳大利亞龍蝦割價甩賣的口腹之樂之際,堪培拉對港移民簽證政策會否有何變化不得而知。

而在美國政權更迭,拜登仍未表態會否撤銷把香港特區護照降格等對華、對港制裁,和優待香港難民措施之際,在中國解放軍軍機繞飛台灣北京國防部放話「玩火者必自焚,『台獨』就意味著戰爭」之際,這兩個移居熱門目的地是否合適,有意移民的港人恐怕得再費煞思量。

在這種種政治變數之下,加上新冠疫情帶來的環球經濟陰霾與異地生活成本考量,香港最終有多少人會選擇離鄉別井,還是個問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