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指數ETF、積極型投資與創業家

2017-10-13 06:30

? 人氣

ETF發明於1993年,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由於電腦的普及和性能提升,開始出現爆炸性成長,美國的ETF總額從2002年的一千億美元水準,成長到2016年將近兩兆六千億美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指數ETF爆發性成長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機構投資人和許多散戶投資人越來越能接受效率市場理論。「沒有人能夠長期持續地擊敗大盤」的觀念,從只有少數金融理論研究者提倡,到這幾年幾乎變成金融時報和經濟學人等權威雜誌的口頭禪。既然沒有任何投資人能夠長期持續地擊敗大盤,那麼投資大盤以外的組合或者標的就沒有金融上的意義,不如直接持有指數。而持有指數成本最低、流動性最高的方式就是指數ETF,因此造就了ETF的爆炸性成長。

但是如果這樣的成長持續下去,就會發生市場價格失效的弔詭結果。

要理解為什麼,只要想像一下整個市場都變成了指數ETF,這些指數ETF想進行自動交易以追蹤指數,但他們想追蹤的指數就是由自己和自己的交易價格決定,這種無限迴圈的結果,就是市場價格失去任何實際上的意義

換句話說,完全不做任何基本面或者市場面分析的指數ETF,只有在另外有一群為他們所訕笑的、忙得團團轉的積極型投資人存在的情況下,才能有存在的意義。只有在有積極型投資人彼此多空廝殺,產生有效的市場價格時,指數ETF追蹤這些價格才能為他們的投資人產生市場回報。

這就是現代金融中最大的弔詭。

同樣的弔詭也存在於創業家的世界。一方面我們景仰蓋茲、佩吉、貝佐斯、祖克柏乃至於莫斯克這些因為創業而成為世界鉅富的拓荒者們,另一方面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一些冷靜(甚至尖酸)的文章,點出這些人的成功和運氣、乃至於出身都有很大的關係。我的友人、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商學院教授劉正威(Cheng-Wei Liu)就是這方面研究的新銳權威之一。在他最近的一篇文章〈想致富?不能複製比爾·蓋茨模式〉中,劈頭就寫道:

我們往往認為,實現卓越成就的人擁有最好的能力和才華。但這種看法其實並不完全正確。卓越的成就往往來自卓越的環境。成功人士通常都是最幸運的人,他們得益於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方。他們就是我們所說的「極端個例」,他們的成就游離於其他所有人身處的體系之外。

的確,如果用科學的方式分析,蓋茲、佩吉、貝佐斯、祖克柏和莫斯克這些白手起家、在五十歲、四十歲甚至三十歲之前就累積出幾十億美元身家的人,一定是統計學上的離群值(outlier),他們的成功路徑一定「不可重複」,一定充滿許多機緣巧合。閱讀這些人成功的故事,並沒辦法讓一個人創業成功,這些都是再明顯不過的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