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從外籍生黑工事件談華人行政倫理之迷思

2021-01-26 06:50

? 人氣

何謂「以學術為志業」?韋伯認為:有志於學術的學者必須明白其雙重任務──研究和教學,而這兩者卻是完全不相容的,必須心無旁騖地沉潛並堅守嚴格的專業標準,永無止境地在學術上追求進步。百年前的韋伯就已經為現代學者擘畫出一個以學術為志業的圖像,難道台灣高等教育的諸多學者前輩們及大學校園裡的教授老師們,您們在這片少子化浪潮的生存競爭中,已經忘記了身為學術人以學術為志業的理念了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者,何謂「以政治為志業」?韋伯分析「為」政治而活,和「靠」政治而活的不同,他認為想要從事政治、以政治為業的人,必須意識到他將會跟潛伏在其中的魔鬼勢力同夥。而投身於此,需要具備何種先決條件與特質?道德跟政治之間,又是什麼樣的關係?因此,他主張從政者要具備3種關鍵性特質:熱情、責任感、洞察力。面對道德難題並承擔後果、避免空談,且虛榮心是投身政治者最大的死敵。這是韋伯早就告誡從政者必須思考與面對的難題,如今台灣各大學的主政者,您們還記得當初辦學的初衷與理想嗎?還是你們早就迷失在權力的春藥而無法自拔了?

華人行政倫理的迷思,在於錯誤曲解了不同階層專業性之間的從屬關係,以為階層之間只有上下階級的權力控制,忘了不同階層都有專屬於它的專業與判斷,而當不同階層之間的專業與判斷產生衝突時,一味地要求弱勢的一方識時務地屈服於強勢的另一方(通常是要求學術要為政治服務)。但是,我們聽見韋伯百年前的呼喊了嗎?他告訴我們這是2種不同的志業──當政治迷失之際,學術亦當堅守專業、追求進步;而當學術紛雜無序之時,政治也該承擔起面對困境的挑戰與責任。這才是當代高等教育真正需要的「學術vs.行政」的倫理思維啊!

*作者為南華大學通識中心專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