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的辦公室,所有裝飾都有特殊意義!拜登的「橢圓型辦公室」長什麼樣子?

2021-01-23 10:00

? 人氣

拜登上任後,橢圓形辦公室擺設的變化。(BBC中文網/EPA)

拜登上任後,橢圓形辦公室擺設的變化。(BBC中文網/EPA)

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是美國總統的辦公室。每當有新總統入主白宮,他們往往會為這裏的內部擺設增添一些個人色彩。而拜登總統在新辦公室裡擺放的飾品也引發了各方解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今的這間房間,已被美國歷史上一些最具標誌性及有影響力的領袖人物的畫像與半身像填滿。

「對拜登總統來說,可以走進一間看上去像美國,且可以展示總統將治理的是什麼樣的一番疆土的橢圓形辦公室,是一件重要的事,」橢圓形辦公室運作副主管威廉姆斯(Ashley Williams)在一次獨家展示中向《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表示。

在他進駐之前,美國第七任總統傑克森(Andrew Jackson)的畫像已被移走。川普(Donald Trump)經常被與這位民粹主義者相提並論。與川普相同的是,這位總統也在任職期間遭受指責,但他未遭遇彈劾。

傑克森的畫像原本擺放在堅毅桌(Resolute Desk)左側,現在這個位置已經被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畫像取代。富蘭克林同時還是著名作家、科學家及哲學家。《華盛頓郵報》報導稱,富蘭克林的畫像象徵試圖應對新冠疫情的拜登總統遵從科學的意願。

從他的辦公桌抬頭望去,拜登可以看到擺放在壁爐側面的馬丁·路德·金恩牧師(Rev Martin Luther King Jnr)及前總統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的半身像。據稱,拜登經常會在講話中提到他們二人在民權運動中發揮的作用。

除此之外,這間房間裡的其他半身像還包括另一名民權運動重要人物羅莎・帕克(Rosa Parks)。《華盛頓郵報》稱,還有一座雕塑家豪瑟(Allan Houser)的作品,其刻畫的是一名印地安阿帕契族(Chiricahua Apache)騎手與一匹馬,這座雕塑曾屬於夏威夷出身的民主黨人參議員丹尼爾·井上(Daniel Inouye)。

Busts of Rosa Parks and Abraham Lincoln in the Oval office on 20 January 2021
 
民權運動重要人物羅莎·帕克及亞伯拉罕·林肯的半身像出現在了拜登的辦公室。(BBC中文網/Getty Images)

壁爐上方懸掛著一幅大幅的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畫像,這位總統帶領美國走出了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時期及第二次世界大戰。

另一名美國前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的畫像與經常與他意見相左的美國前財長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畫像被配對放置在一起。拜登辦公室向《華盛頓郵報》表示,這象徵的是,在美國不同意見表達「對民主至關重要」。

另兩名著名美國前總統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及林肯(Abraham Lincoln)的畫像也被配對擺放在一起。

Trump in his office with Pence, Pelosi and Schumer on 11 December 2018
EPA
傑斐遜與漢密爾頓的畫像(右與左)仍然保留在壁爐側面,但中間的喬治·華盛頓畫像被換成了一幅小羅斯福的畫像。

許多社群媒體用戶注意到,在拜登辦公桌後面的桌子上放置著墨西哥裔美國人、勞工領袖查維韋斯(César Chávez)的半身像。查韋斯在1960至70年代為農民工人爭取權益而鬥爭。他的半身像與拜登家人的多幅照片擺放在一起。

Bust of Cezar Chavez alongside family pictures in Biden's office on 20 January 2021
查韋斯的半身像與拜登家人的照片擺在一起。(BBC中文網/Getty Images)

川普2017年就職後帶入白宮的金色窗簾與地毯在1月20日消失了。它們被柯林頓(Bill Clinton)擔任總統時曾用於裝飾橢圓辦公室的一條深藍色地毯及深金色窗簾所取代。

川普時期代表軍隊不同分支的旗幟也被撤換,換成了美國國旗及美國總統旗。而曾引發爭議的英國戰時領袖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半身像也被撤走。

這座半身像此前被歐巴馬(Barack Obama)移走過一次,川普又將它弄了回來。時任英國外交大臣、現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當時曾指責歐巴馬「對大英帝國懷有祖傳的厭棄之情」。

這一次,強森的發言人則表示:「橢圓形辦公室是總統的私人辦公室,怎樣裝飾取決於總統本人意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