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全家對決銀行圈掀風暴,全球獨有!買完菜順便買基金

2021-10-28 09:45

? 人氣

銀行將與通路合縱聯盟

獲取客戶資料量身打造商品

「台灣不像其他國家,(台灣)超市、超商到處可見,顧客習慣也被養成,所以實體通路影響力很大,(銀行若)少了他們做為關鍵場景,支付應用就會變小,」玉山信用卡暨支付金融事業處副總經理劉美玲指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銀行不會束手待斃。「銀行能做的就是合縱聯盟,要廣結善緣,」朱師右表示,和強勢的通路合作,當他們的後盾,是最終要走的路。

當大型零售通路跨入電支後,未來將不只是掌握自己通路的客戶數據,會與跨客群的其他通路合作,爭取不同客戶在食、衣、住、行、育、樂等各層面數據,變成「大型數據中心」,高高在上的銀行業得要彎下腰,向他們取得客戶資料。

但零售通路沒有金融人才,也不了解複雜的法遵規定,沒有設計金融商品的能力,銀行可以獲取通路客戶資料,為其客群量身打造基金或保單。例如,銀行可以從40歲以上族群的購買行為,分析出潛在風險,為其保單做定價,或推薦適合的理財產品。

銀行不會消失,但將退居零售通路的身後,透過這群通路,再去服務消費者。「客戶存款帳戶是銀行業者手中最重要的基礎資產,也是所有電子支付金流的源頭,」王道銀行個人金融事業執行長劉熾原指出,畢竟支付再多元,最終仍將回到銀行存款帳戶。

銀行與通路是互補,不是互斥,通路有場景與數據,銀行提供通路的客戶、專業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我不見得要自己建場景,蓋通路,我也可以幫他們供水供電,做下水道工程,」劉美玲說。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提出「第一性原則」,也就是,不要別人做什麼,你也跟著做什麼,而是要撥開事物表現,找到本質,再思考該怎麼做。

當零售通路跨界競爭,銀行要重新定位自己:該做什麼?又該怎麼做?當大型通路闖入電子支付領域,遊戲規則將被重建,誰能率先找到彼此優勢,合縱聯盟,就有機會成為下一輪賽局的贏家。


撰文/馬自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林彥呈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