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尼采的理解,公孫龍配得上「哲學家」稱號:《中國有哲學嗎?》選摘(2)

2021-02-09 05:10

? 人氣

說公孫龍詭辯的證據也來自「堅白論」。在那裡他同樣割裂「分析判斷」與「綜合判斷」,無視精神的「悟性」功能,充分暴露了自己的主張毫無認識論的支撐。所謂悟性, 簡單說就是「一斑見豹」,即從個別領悟一般的能力。這種能力當然與智商有關。如果公孫龍不是另有目的,我甚至懷疑,公孫龍如此堅信自己的結論,不是故弄玄虛,就是智商問題,否則他怎麼從來不懷疑自己概念和邏輯是否存在著缺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作為辯論,一問一答是《公孫龍子》的格式。就提出的問題來看,公孫龍並非不瞭解一般的常識,但是由於提問同樣沒有提高到「理論的高度」,而是幾乎重複同樣的問題,因而被公孫龍當成了靶子。但如果把這種「辯論」看作哲學思辨,哪怕是辯論的典範,那可真是災難!和孔子的「誨人不倦」能有一拼!對照古希臘的哲學對談, 我們發現,在那裡,位置是相反的,提問者總是讓解答者漏洞百出、下不來台,因而只得不斷改進以接近真理。到底「學問」的精神不一樣啊!

受限語言 難以發展

關於〈指物論〉。應該說「指物」是「白馬」和「堅白」的歸納和抽象,或者這麼說, 後2者是前者的實例演習。如果想在諸子百家中找出一篇最像哲學語言的「哲學論文」, 大概首推公孫龍的〈指物論〉。之所以被譽為所有文章中最難理解的「論文」,正是由於古漢語的局限性:沒有經過界定的哲學概念,或說術語。公孫龍的「概念」使用的就是日常語言詞彙,而且拿來就用!這不但是語言本身造成誤解的原因—當然,說的不僅是在今天,而是從當時開始—而且也是中國人自古就遠離哲學的原因之一。

開篇:「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能有一比。當然,其解釋也更為千奇百怪。只能假設,盡可能根據公孫龍的邏輯:「物」是事物,應該沒有問題。「指」應該是一個命名、或曰指稱的行為的結果。那麼前半句就是:事物都是(因為)命名(而被把握的)。接著「指非指」,可以肯定的是這2個「指」不一樣。前者承接上文的「指」,而後者則應該與上文的「物」有關,就是說:指稱與被指稱的不是一回事。道理雖然並不深奧,但是他的表述把後來者都搞蒙了!這就是「中國哲學」的「深奧」 之處!

是古漢語就這個樣呢,還是公孫龍的表達問題呢?同一個「指」卻含義不同(這個「指非指」還真有點「道可道」的風格) !而且不經過定義拿來就用!在今人看來,這不單違背哲學最基本的遊戲規則,甚至不是好的文風!龍子是在玩文字遊戲?應該不會……當然, 這裡並非責怪古人工具的簡陋,而是想要指出這種開端會指向一條多麼艱難而無望的道路。沒有一套哲學概念,就不可能有一個系統的哲學思想和哲學理論。這是一個最為簡單的因果關係,就像沒有好的工具,做不出精美的傢具,或者,沒有堅實的磚瓦建不成雄偉的大廈一樣。但是在中國,幾千年來都不被理解,總是把土坯房注疏成大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