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元觀點:透過嚇阻理論來了解美韓衝突:下一步是什麼?

2017-10-05 06:30

? 人氣

而另一方面,美國也不能理解,北韓之所以要發展核武可能只是單純為了防禦國土的想法(Gilsinan 2017)。除此之外,領導人也會從歷史中學習,而對現況產生錯誤認知。例如格達費在國際壓力,以及小布希總統承諾修補兩國關係的保證下,在2003年的時候繳出了核能和生化武器。但最後,格達費在阿拉伯之春遭受到北大西洋公約聯軍的攻擊(NATO),喪生在國內叛軍的手中。格達費的事件讓北韓相信,如果北韓放棄了核武,可能只會重蹈覆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至此,北韓毫無疑問地會繼續發展核武,然而這些軍事進展顯著地降低美國的安全感。所以美國也只能採取更強烈的軍演以及經濟制裁來回應。有趣的是,美國的這些舉動在美國自己看來,都只是增進自身防禦的措施。可想而知,在這種雙重的錯誤認知下,兩國的緊張關係就像螺旋一樣不停上升。在《紐約客》雜誌記者歐逸文(Evan Osnos)所撰寫的北韓報告中,錯誤認知的想法獲得了驗證。

北韓的外交官向歐逸文分享了北韓當局對美國的想法:「不是只有美國可以打先發制人的戰爭(Preemptive War),我們也可以......我們有三百萬人民自願從軍......我們國家雖然不大,但我們的自尊心是全世界最強的,我們願意為主權和自尊戰死沙場。」在西方媒體的北韓報導中,主要充斥著美國該對北韓採取什麼行動,所以相對來說,這種發自北韓的聲音是較少見(Osnos 2017)。

國際關係就如同人與人之間一樣,國與國之間也會因為對彼此的不瞭解而產生錯誤的認知進一步造成偏見。因為兩個國家都擁有核武,所以情況會變得更加險峻。嚇阻理論要能夠成功,美國與北韓就必須要建立一定的信賴基礎。但要怎麼做,考驗著雙方領導人的智慧。川普選舉的時候, 說願意和金正恩一起坐下來吃個漢堡,或許這是對雙方增加信賴感一個不錯的開始。但是他願意跨出這一步嗎?

*作者葉耀元為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共同作者吳冠昇為美國普渡大學政治系博士生,兩人目前是學術合作夥伴。

喜歡這篇文章嗎?

葉耀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