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男觀點:好吧,「斗膽」「批評」一下台灣的年輕人!(下)

2017-10-05 07:00

? 人氣

台灣年輕人的失業率雖然遠遠低於希臘,但也長期維持在10%以上,同時平均薪資也長期不變,甚至還有降低。這就說明了多年來,台灣的經濟蛋糕并沒有做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沒有新的經濟增長點,沒有新興的產業,就創造不了年輕人新的就業。所以就出現了大家都吃一口鍋里的飯,不同年齡段的人都做一樣的事情的局面,傳統產業依然是絕大多數年輕人的工作範疇。創新型的企業要麼太少,要麼就是因為沒有市場而夭折。年輕人的潛力沒有發揮的空間。

歐美各國出現過的很多年輕人參與的政治活動,大部分是爭取社會公益和社會正義活動的行為,比如抗議G20碳排放、比如抗議白人槍殺有色人種、比如抗議政府腐敗等等。這類政治運動,很難看到年輕人會輕易的被某個政黨所左右,很少出現為了一個政黨打擊一個政黨的局面,更不會出現因為對政治的偏激而放棄對經濟、文化等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投入。

從這個角度來說,歐美的年輕人的政治獨立性非常夠,他們對政治的理解和包容更全面、更有未來性。假如歐美各國出現了民粹化的政治活動,政府一定會第一時間採取強硬措施給與約束和取締,因為民粹和「打手型」政治活動會嚴重干擾甚至阻礙一個政府日常行政的進行,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運行節奏和效益,甚至造成巨大的破壞和倒退。

台灣的太陽花事件裡,一大批年輕人竟然佔領立法院長達近一個月,讓整個社會陷入空轉和混亂。這些年輕人是否真正理解他們的行為的出發點和性質?是否理解對社會的未來意味著什麼?在他們眼裡,鬥爭和政治才是第一位,其它都不重要!這種盲目和衝動讓人不禁懷疑,二十年來台灣到底培養出了什麼樣的下一代?這樣一代年輕人真的可以領導台灣的未來嗎?

和歐美主流年輕人相比較,台灣年輕人的立場和標準超出了社會政治行動的底線。

美國的Facebook、Telsa、YouTube、亞馬遜、Google等年輕企業,他們的創始人從來都不是政治的狂熱分子,更不是利用政治和利用黨派的人。他們的創業初衷完全來自於自己的理想和爱好,从而让这些理想和爱好成为奮鬥目標,他們的成功有時空環境的背景存在,但是面對世界變幻,他們的成功更是依賴于自己和團隊的不懈努力。

而台灣目前「著名的」和「有前途」的年輕人,除了藝人,就只有這些依靠政治而「打」出名聲的「年輕政客」了。只是他們的「前途」會是全台灣的前途嗎?

所以,台灣年輕人在政治上的投入和投機,不僅僅超過大陸年輕人,更是超出了歐美年輕人的範圍。在非政治範疇上的努力和投入,則遠遠落後歐美年輕人的付出。這是一個社會的整體風氣,它不僅僅影響了年輕人的發展,更嚴重影響了台灣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