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面禁止外國人入境》商務往來高達7成來自中國、越南及印尼 恐嚴重衝擊日本製造業與地方產業

2021-01-14 19:10

? 人氣

日本首相菅義偉13日宣布擴大「緊急事態宣言」範圍,同時停止與越南等11個國家的商務往來。(美聯社)

日本首相菅義偉13日宣布擴大「緊急事態宣言」範圍,同時停止與越南等11個國家的商務往來。(美聯社)

因應新冠疫情持續升溫,日本首相菅義偉13日晚間宣布擴大緊急事態宣言範圍,並停止與越南、泰國等11個國家間的商務往來,等同全面禁止外國人入境。考慮到日本政府至今為解決勞動人口不足問題,持續推動外國人赴日政策,故這項措施勢必對依賴外籍勞工的產業造成衝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個月內外國人入境人數突破9萬人

據出入國在留管理局最新統計指出,在2020年11月1日到今年1月3日的2個月期間,總計有97716名外國人透過放寬的入境管制政策赴日。從國籍來看,最多的3個國家分別為中國(31835人)、越南(29549人)及印尼(6783人),佔整體近7成。這3個國家的簽證類別以留學、技能實習為大宗,佔整體8成,其次為依親及與技術、人文知識及國際業務相關的專業人才,還有持有於2019年4月新設的「特定技能」簽證人士,及短期出差的商務人士。

若將國別與簽證類別比對,可以發現赴日的中國人中,以留學簽證為大宗,佔整體中國人的57%;越南、印尼則多以技能實習簽證赴日,各自佔整體的5成及6成。長年往返印尼及日本進行取材、《共同通信》特派記者米元文秋主張,這些來自越南的技能實習生,雖以「學習技術」的名義赴日,但很多都在工廠或農林水產業界工作,留學生中也有不少人在日本打工,比起短期的「商務往來」,不如說是在爭取就業或長期居留日本的資格。

日本最早於去年10月1日起開始放寬入境管制,在確保外國人赴日後有企業或團體負責防疫工作及嚴格管理的情況下,開放各國或各地區的外籍民眾赴日。但受國內確診病例遽增,國民對政府的信任度下滑,日本政府而後於去年12月28日,原則上暫停放寬政策,並預計到今年1月底再視情況決定是否重新放寬。

全面禁止外國人入境

儘管針對全球的放寬政策告停,但日本政府於去年9月基於入管局調查,決議重啟商務往來的越南、泰國、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寮國、台灣、南韓、汶萊及中國等11個國家或地區,並未因此停止往來。儘管隨疫情逐漸升溫,朝野皆相繼出現建議停止該政策的聲浪,但菅義偉一直到13日宣布擴大緊急事態宣言範圍時,才宣布暫停與前述國家的往來。

《朝日新聞》稱,日本政府原本在8日表示,將繼續開放越南等11個國家的商務往來,並加強針對入境者的檢疫,同時預計於13日起要求包含本國國民在內的入境者,提供出國前72小時以內檢測的陰性結果證明。如今受疫情持續擴大及朝野、輿論壓力影響,日本政府不得不改變方針。

日本名列東亞地區疫情較嚴重國家

《共同通信》特派記者米元文秋表示,從東亞(這裡包含東北亞及東南亞)國家或地區確診死亡人數來看,據統計網站「worldometer」資料指出,截至13日晚間10時為止,相對於日本平均每100萬人約有32人確診死亡,越南等11個國家或地區中,則僅有緬甸以平均53人確診死亡的數據超越日本。

儘管同是位於東亞地區的印尼及菲律賓,分別以平均91人及88人的 確診死亡人數遠超日本,但考量到兩國並不在開放商務往來的名單中,且名列名單的臺灣、越南皆以平均不到1人的優異成績「落後」於日本,故可以看出日本與其他東亞地區國家相比,疫情發展仍十分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除確診死亡平均人數多於日本的緬甸外,列在往來名單的馬來西亞,近日也出現確診人數急增的情形。據當地衛生部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天單日確診病例新增3千多例,創下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累積確診達14萬多例,累積死亡病例達559例,大馬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在獲得國家元首阿布都拉(Abdullah Ri'ayatuddin)同意後頒布緊急狀態。

暫停放寬入境政策 地方產業、汽車業或受衝擊

《日本經濟新聞》稱,為重振受疫情打擊的經濟,日本政府至今一直持續放寬外國人入境限制。據入管局統計顯示,相對於2020年5月的入境人數不到5千人,10月則增至3.5萬多人,11月更增至6.6萬人左右,有近7成的外國人來自商務往來名單內的國家或地區。如今入境全面受到限制,相關業務勢必陷入停擺。

《時事通信》特派記者米元指出,日本政府至今都以「研修生」、「實習生」的名義,讓外籍勞工走「後門」而不是「正門」填補國內勞動人口的缺口,就連疫情爆發時也僅以「短期商務往來」名義讓外籍勞工繼續赴日。他認為這次日本政府宣布全面禁止外國人赴日,將嚴重影響至今多半靠外籍勞工撐起的地方產業及汽車業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

詹如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