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筆尖上的台灣 ─ 從杜魯門到川普:談幾位美國總統「賣台」政策

2021-01-15 06:10

? 人氣

2009年胡錦濤缺席由歐巴馬提出的氣候變遷協議令華盛頓有所警惕。歐巴馬逐漸覺醒「中國是競爭對手而非合作夥伴」的事實,尤其共軍在東海和南海的恣意擴張,更讓歐巴馬厭惡中共領導層。在國內,共和黨也譴責歐巴馬外交上的過多讓步,中國在貿易順差中占盡美國便宜。適時,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事將結束,反恐戰爭落幕,國務卿希拉蕊趁機提出「轉向亞洲」政策,消弭歐巴馬對中共壯大的失衡責任。而「重返亞洲」卻與台灣總統馬英九的親中路線發生矛盾及疑慮,當時華盛頓警覺到,馬英九積極提倡中國文化,正在把台灣推向統一的不歸路,甚至有流言,馬英九正規劃將台灣變成中國轄下的特別行政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總統歐巴馬批閱「總統每日簡報」(President’s Daily Brief,PDB)(CIA)
美國總統歐巴馬批閱「總統每日簡報」(President’s Daily Brief,PDB)(資料照,CIA)

非典型的川普

商人川普(Donald Trump)贏了一場意想不到的奇妙選舉,擊敗前第一夫人、國務卿希拉蕊,成為第45任美國總統。「令美國再一次偉大」是他的口號,而其票源大部份來自藍領階層,川普答應當選後會將國外的美國企業遷回國內,增加就業率,並要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課徵百分之45的關稅,以及把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因為中國的經濟政策造成美國長期貿易赤字。

川普大半輩子都是商人,重利的生意人言語和立場能相信嗎?

2016午12月2日,台灣總統蔡英文致電川普表達勝選恭賀之意,雙方竟通話10分鐘,打破了美國總統40多年來恪守的一中承諾:絕不與台灣領導人直接對談原則。川普的回應表示台灣是美國最大的軍售地區,「為何他國能要求我不接聽來電?」並表示若中國不在貿易問題上讓步,美國則無必要堅守「一個中國」政策。在川普眼中,台灣既是經濟客戶,又是對中國談判的籌碼。

川普4年任期展視了商人柔軟彈性的身段,可以諷刺北韓金正恩「火箭男孩」但又與之多次會面,並形容為好朋友;可以和中國打嚴重貿易戰,但又與習近平保持友好關係。川普的行為堂皇言國家利益,也其實是他連任的紅利。

對台灣言,川普是二戰後最支持台灣的美國總統,短短一任,除大宗先進武器軍售外,更決議了雷根時代的〈六項保證〉、及制訂《台灣旅行法》、《2018年亞洲再保證倡議法》、《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和《臺灣保證法》,而往來台灣的在任美國政府官員級別也是歷年來層次最高,只是台灣實質又獲得什麼呢?台灣在所有國際組織中仍被佢於門外,彷如「有名無利」的南柯一夢。

美國需要敵人,歷史上的美國以打擊國家敵人來彰顯「美國優先、美國利益」

為最高核心價值,過去的蘇聯垮台了、邪惡軸心消失了、北韓談判了、外星人侵略又沒出現,所以矛頭便指向中國,也許中國有龐大消費市場,但川普對外抗敵既可解決國內社會問題又能團結鞏固權力,先求連任後再修補關係,典型商人思維。因為要對付中國,「台灣牌」才有價值,台灣永遠是中國不能統一之痛,但回舊現實層面:市場大小和世界政治影響,手指頭的一點筆尖無論如何也撼動不了橢圓型辦公桌的盤石,這4年美國對台的確增加了眾多法案,來了很多人,但台灣的國際地位還是沒改變,還是世界邊緣。川普給了台灣易醒的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